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柳档资讯 >> 工作动态

柳档资讯

县区基层档案机构队伍现状及亟待解决问题建议

  发布日期: 2018-08-30 16:08    |  作者: 广西融安县档案局 覃爱媛

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产生的各种档案不断增多,特别是近年来精准扶贫、农村土地确权等民生工作档案业务指导量大。加上山林土地、婚姻、退伍、招工等民生档案查阅利用量较大,档案接收、鉴定开放、安全管理、主动开发利用和编研、数字化信息化等工作需要计算机操作熟练、文字功底好的、具备档案及信息管理专业知识的年轻化干部,而目前这些专业干部队伍在县区档案馆、档案室严重缺乏。   

 一、县区基层档案机构队伍现状及弊端 (一)由于县区档案局(馆)编制有限,档案征集、利用服务、数字化等档案专业人员无法随着档案接收入馆的增加而增加编制,档案干部队伍专业人员非常缺乏甚至没有;部门档案室基本为兼职人员,专业的档案员配备较少; 

 

(二)档案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多数平均年龄在40周岁,且抽调其它工作较多。 

以目前融安县档案局为例,档案局现有编制6人,实有干部7名,其中班子成员为2人,临近退休的干部有3人,其中2人为退二线领导干部,40周岁以下干部仅有一人。且有3名干部长期抽调县征地办、督查办、县扶贫协调小组,1 人协助指导土地确权工作,1 人多年挂任联系点扶贫工作队员,档案专业人员只有1人且外抽,同时因家属身体原因需要照顾。 

        (三)县区档案局(馆)大部分人员所学专业与档案相去甚远。档案管理人员技术素质偏低,对档案工作的职责、任务、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征集、鉴定开放、利用编研、重点档案保护开发、档案的资源化、信息化等工作缺失,工作处于低迷状态。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档案系统干部年龄老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外抽较多,档案主动开发利用、编研分析、接收征集、鉴定开放、库房整理及管理、档案数字化等工作开展不足。主要原因如下: 

()当地组织人事部门、单位领导对档案部门(档案室)认识存在偏差。档案工作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相反档案安全管理、查阅利用、修裱保护、数字化还需要大量投入人力财力,很多工作都在档案馆室内部开展,故在组织人事部门和一些领导认为工作不重要,属于“养老”机构,单纯地把档案工作当成行政工作对待,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结构配备,造成档案干部配备年龄老龄化和非专业化。 

(二)目前我国档案学专业招生数不多,全国近两千所高校中仅有31所大学有招生,每年档案专业的毕业生到县一级档案馆(室)工作的人数较少。加上档案工作相比其它工作不容易看到成绩,一些年轻干部也不看好档案工作岗位,不愿意长期在基层档案岗位。 

(三)当前招聘信息、形式不够完善,对岗位要求难以把据。一些紧缺专业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寥寥无几。或因为急需人员开展工作,限定专业范围太窄又担心报考缺档相对放宽到文秘等专业。但考录后又容易出现“高分低能”、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不强的现象。仅凭笔试、面试分数难以把握应试者的实际能力,可能考试成绩很高,但实际工作能力却不能适应工作要求。 三、档案专业队伍亟待解决问题建议 

    

档案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档案管理机构是党和国家文化事业的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资料的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技术的进步,档案的数量日益增多,利用率要求日益提高,管理水平有待于不断地提高。档案工作的最终实质是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档案信息和现代化管理综合机构。档案信息资源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安全保管、开发利用,实现档案管理和提供利用的现代化。这些工作将对基层档案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必须具备档案专业知识的档案管理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档案干部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和专业化水平,认真对待每一份文献。目前基层档案还是缺乏这些方面的技术人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一)建议统一由省市级以上组织人事和档案主管部门协调,要求县区档案局(馆)优化配备档案人才队伍,在今后的干部配备中逐步优化队伍结构,配备年轻化、专业化干部充实到档案工作队伍。 

(二)由省市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制定系统的档案干部培训方案,协调各级财政每年安排档案业务专项培训经费,有计划有规划的对基层档案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三)完善基层档案工作待遇,加强完善基层档案岗位招聘信息、招聘形式,明确空缺岗位上需求什么样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人员。进而合理制定工作岗位招聘人员所必需的学历、年龄、技能、特殊要求等任职资格。 

 时间不会倒流,历史也不会重来,原始档案无法复制。档案记录历史,服务民生,是国家和人民权益的重要资料保障。抓好基层档案管理队伍结构调整,配备专业化技术性档案干部队伍,记录好保管好利用好每一份档案,给后人留下更多更详尽的查考资料,是继当前基层综合档案馆新馆建设之后,急需解决的一件重要工作。 


  •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 热线电话:0772-2826726

  •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柳档资讯  

县区基层档案机构队伍现状及亟待解决问题建议

  发布日期: 2018-08-30 16:08    |  作者: 广西融安县档案局 覃爱媛

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产生的各种档案不断增多,特别是近年来精准扶贫、农村土地确权等民生工作档案业务指导量大。加上山林土地、婚姻、退伍、招工等民生档案查阅利用量较大,档案接收、鉴定开放、安全管理、主动开发利用和编研、数字化信息化等工作需要计算机操作熟练、文字功底好的、具备档案及信息管理专业知识的年轻化干部,而目前这些专业干部队伍在县区档案馆、档案室严重缺乏。   

 一、县区基层档案机构队伍现状及弊端 (一)由于县区档案局(馆)编制有限,档案征集、利用服务、数字化等档案专业人员无法随着档案接收入馆的增加而增加编制,档案干部队伍专业人员非常缺乏甚至没有;部门档案室基本为兼职人员,专业的档案员配备较少; 

 

(二)档案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多数平均年龄在40周岁,且抽调其它工作较多。 

以目前融安县档案局为例,档案局现有编制6人,实有干部7名,其中班子成员为2人,临近退休的干部有3人,其中2人为退二线领导干部,40周岁以下干部仅有一人。且有3名干部长期抽调县征地办、督查办、县扶贫协调小组,1 人协助指导土地确权工作,1 人多年挂任联系点扶贫工作队员,档案专业人员只有1人且外抽,同时因家属身体原因需要照顾。 

        (三)县区档案局(馆)大部分人员所学专业与档案相去甚远。档案管理人员技术素质偏低,对档案工作的职责、任务、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征集、鉴定开放、利用编研、重点档案保护开发、档案的资源化、信息化等工作缺失,工作处于低迷状态。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档案系统干部年龄老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外抽较多,档案主动开发利用、编研分析、接收征集、鉴定开放、库房整理及管理、档案数字化等工作开展不足。主要原因如下: 

()当地组织人事部门、单位领导对档案部门(档案室)认识存在偏差。档案工作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相反档案安全管理、查阅利用、修裱保护、数字化还需要大量投入人力财力,很多工作都在档案馆室内部开展,故在组织人事部门和一些领导认为工作不重要,属于“养老”机构,单纯地把档案工作当成行政工作对待,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结构配备,造成档案干部配备年龄老龄化和非专业化。 

(二)目前我国档案学专业招生数不多,全国近两千所高校中仅有31所大学有招生,每年档案专业的毕业生到县一级档案馆(室)工作的人数较少。加上档案工作相比其它工作不容易看到成绩,一些年轻干部也不看好档案工作岗位,不愿意长期在基层档案岗位。 

(三)当前招聘信息、形式不够完善,对岗位要求难以把据。一些紧缺专业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寥寥无几。或因为急需人员开展工作,限定专业范围太窄又担心报考缺档相对放宽到文秘等专业。但考录后又容易出现“高分低能”、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不强的现象。仅凭笔试、面试分数难以把握应试者的实际能力,可能考试成绩很高,但实际工作能力却不能适应工作要求。 三、档案专业队伍亟待解决问题建议 

    

档案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档案管理机构是党和国家文化事业的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资料的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技术的进步,档案的数量日益增多,利用率要求日益提高,管理水平有待于不断地提高。档案工作的最终实质是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档案信息和现代化管理综合机构。档案信息资源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安全保管、开发利用,实现档案管理和提供利用的现代化。这些工作将对基层档案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必须具备档案专业知识的档案管理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档案干部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和专业化水平,认真对待每一份文献。目前基层档案还是缺乏这些方面的技术人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一)建议统一由省市级以上组织人事和档案主管部门协调,要求县区档案局(馆)优化配备档案人才队伍,在今后的干部配备中逐步优化队伍结构,配备年轻化、专业化干部充实到档案工作队伍。 

(二)由省市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制定系统的档案干部培训方案,协调各级财政每年安排档案业务专项培训经费,有计划有规划的对基层档案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三)完善基层档案工作待遇,加强完善基层档案岗位招聘信息、招聘形式,明确空缺岗位上需求什么样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人员。进而合理制定工作岗位招聘人员所必需的学历、年龄、技能、特殊要求等任职资格。 

 时间不会倒流,历史也不会重来,原始档案无法复制。档案记录历史,服务民生,是国家和人民权益的重要资料保障。抓好基层档案管理队伍结构调整,配备专业化技术性档案干部队伍,记录好保管好利用好每一份档案,给后人留下更多更详尽的查考资料,是继当前基层综合档案馆新馆建设之后,急需解决的一件重要工作。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电话:0772-2826726

桂ICP备05000415号 桂公安网备 450205020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