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与担当——记一位普普通通的档案人
他们说人一旦开始回忆,就说明这个人已经老了。在努力生活并折腾了人生的前小半段后,我已(迫不及待)踏入40“不惑”的宝贵年龄,孜孜渴求与此相应的人生智慧,追求“不逾矩”前提下的洒脱心境——所以,那就老去吧——想通过回忆,留住一些时光,留驻感动的瞬间。
——题记
想写一篇文章,送给鹿寨县档案馆原馆长韦安富。我与韦馆长仅有一面之缘。那是2021年年底的全市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初遇就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档案工作做得很好很突出,站位高,扎实又细腻,有前瞻性,有责任感,对历史和社会、对人民群众有交代——这是我对鹿寨县档案工作的总体印象。
再次有韦馆长的消息,是今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组织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经过层层遴选,韦馆长入围了《自治区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名单,并在区政务官网上进行公示。我很为他感到高兴和开心。
唯有静心,方能致远。面对“故纸堆”,韦馆长长期坚守,默默付出,摒弃浮躁,静心专研。他始于勤、立于本、重于创、臻于优,把简单而平凡的工作干到极致,把职业当事业,干出了一片天地。
“心底无私天地宽”。韦馆长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我。反思自己,为何对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如此关注和崇敬?想了一下,原因只有一个:出于公心的敬佩。
我感动于韦馆长对档案工作的赤诚与热爱。韦馆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凡事亲力亲为的爱岗敬业精神。基层档案馆人少事多,档案工作枯燥繁琐,工作业绩、服务价值不易为人所知。身为“兰台人”,向来默默无闻、勤勉耕耘、专心实干。自从进入档案系统工作,韦馆长就以饱满的热情学习和掌握档案工作各项规范技能,踏踏实实干,以身作则学,以激昂的干劲积极参与和带领县档案馆各项业务开展,整理装订、排列上架、档案数字化扫描、档案查询利用和保管等工作,他都亲自实践,亲手去做。
他积极做档案忠诚守护者,用心把民国档案裱复好。记得韦馆长在我们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座谈会上说过:有一次,他的领导、时任鹿寨县委书记偶然路过,没打招呼就走进县档案馆“视察工作”,进门就看见韦馆长正在托裱残破档案——他和工作人员一起系着围裙,正在用刷子给托裱的绵纸刷毛。书记当时大受感动,大会小会上都拿这件事举例子,表扬韦馆长。我听了这个故事,感受也是一样,很励志,很鼓舞。
对于“民国档案”以及一些不得不进行抢救的老旧残破档案,鹿寨县档案馆全体工作人员,在韦馆长带领下,完成了艰苦卓绝却功勋卓著的专业修复工程。鹿寨县档案馆特地为此拍了一个科普文教视频,详细展示了怎么制作(专业托裱)无筋浆糊,如何托裱,如何固定,如何刷浆压实——少用一些力气都不行(必须去掉原始文件与昂贵的托裱棉纸之间的小气泡,只有靠“大力出奇迹”,用宗鬃毛刷使劲刷,既要用巧力,又不能用蛮力,还不能不够力)——就这样,“抱残守缺”的一代代档案人,把已经残缺破损,发霉、被虫蛀、被水泡、被时间风化的档案残卷、被遗忘在角落的历史钩沉,通过一点点地裱糊,一点一点地修复完缮起来。这样的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一做就是几年……韦馆长带领鹿寨县档案人一共抢救、修葺、修缮了6万多页残破不堪的民国档案,并完成数字化扫描、专业消毒杀虫、上架入库保存。在韦馆长带领下,鹿寨县档案馆连续获得两次集体二等功!
我感动于韦馆长对档案工作的有为与担当。在调研中我得知,韦馆长花费了大量精力与心血在档案馆新馆建设上。从立项到调研,不到两年时间,鹿寨新馆就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的鹿寨县档案馆可以说是鹿寨县一个地标性建筑物,就在县文化宫正对面,是一项民生工程。孩子们在文化宫锻炼完,过马路就可以去档案馆参观和学习。
韦馆长积极投身鹿寨县综合档案馆项目。在建设之初,到多个兄弟馆走访调研,参考多个区内档案馆的建设方案,通过对比优化,取长补短,形成严谨合规又新颖实用的新馆设计方案。在他带领我们检查组参观新馆时,看到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我深深感动于韦馆长的一片良苦用心——新馆就像是他的一个孩子一样:在设备选型上深入调研,精心选购,配备温湿度控制系统、当下最先进的高压细水雾消防系统等;尽心尽力组织施工,对建设进度、安全、监理、质量、资金筹措等全过程跟踪指导;在建设和装修阶段,韦馆长经常泡在施工现场做好安排协调,光是项目的大小协调推进会,就前前后后开了30多次,解决各类问题80多件,顺利推动项目高效建成。
他认真做为民服务践行者,提高档案服务质量和利用效率。韦馆长带领鹿寨馆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成立档案数字化工作室,配置先进设备,学习先进扫描技术,本着“省钱”的淳朴初心,以经济实惠的人力、财力开展数字化扫描工作,完成数字化量占馆藏量的65%,为数字档案馆建设奠定基础。档案数字化是我们档案工作大势所趋,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十四五”期重点工程。但是这项工作说易行难,做得符合规范并不容易,我们行政执法时,遇到好多单位就说“没有钱,做不了档案数字化”——看看韦馆长吧!看看鹿寨县档案馆吧!他们自己学习符合档案标准的扫描,自己培训人,自己动手数字化……
韦馆长带领鹿寨县档案馆积极推动广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用,开展“异地查档”业务,实现“就近查档、跨馆服务”。先创性开展婚姻档案快捷数字化工作,对婚姻档案及时扫描、方便利用。他深入一线调研,与鹿寨县婚姻登记处多次协商探讨,形成了婚姻档案快捷数字化工作模式,在婚姻登记档案形成的同时,即时扫描、快速整理、立刻归档,有效节约扫描成本,提升档案服务功能和效能。看韦馆长做事,总有一种“又快又好又稳”的踏实感,什么工作他都能做得出彩,让我非常敬佩。
2021年,鹿寨县档案馆围绕建党百年庆祝活动,深入挖掘馆藏档案史料,讲好鹿寨百年故事,展示鹿寨百年辉煌。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制作“档案话百年”宣传片,为史志办编研鹿寨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陈列馆陈列材料提供鹿寨历史档案110卷;紧扣“档案话百年”活动主题,坚持线上和线下宣传相结合,引导全县50多个单位通过播放电子屏幕、悬挂横幅标语、展示档案知识展板和海报,利用网络平台播放“档案话百年”微视频、发布档案知识宣传图文等对档案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档案节日氛围,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彰显了档案工作的特殊价值。说句实在话、良心话,这些工作确实是我们档案人本来就应该做的,但是“用心”和“不用心”之间,不说隔着鸿沟,确实有着肉眼可见的差距。
我感动于韦馆长一颗热切热忱热爱的心。在韦馆长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人们总是为客观条件、现有困境,找一堆理由。想干事的人,披荆斩棘,百转千回,没有路也要闯出一条路来;不想干事的人,无数的借口,永远地无能为力,无法承担,无法负责。找出一百种理由,还是一百种方法?平心而论,我还是更喜欢韦馆长这样的人,希望这样的人多一些。既稳妥,又细腻;既担当,又负责。柔和地推进,智慧地协调,亲力亲为,全权负责,全力承担。世界上没有无端掉落的馅饼,也没有太大、太多名不副实的荣誉。鹿寨县档案馆连续获得两次集体二等功实至名归,韦馆长的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实至名归!
谨以此文,向韦馆长、向鹿寨县档案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向每一个默默无闻奉献在无名岗位上的档案人致敬!向每一位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实干担当的劳动者,“螺丝钉”致敬!
“波澜壮阔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
现在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感恩奋进,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奋力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迈出新步伐、彰显新担当,全力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柳州篇章。全市的档案人,肩并着肩,头碰着头,细致传承,守正创新,不断增强档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做好档案工作融入服务党的建设、服务经济生活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上来,全力推动柳州市档案工作迈上新台阶。
档案管理,任重道远,守档护档,从我做起。传承不绝,当仁不让。在历史中回顾,在实干中担当,让我们在新的征程加油奋进。谨以此文,与所有的档案事业工作者、从业者共勉!
谨以此文,当做韦馆长卸任档案馆长的一份小小礼物,如果他知道在他退下以后,仍然有人感念他的努力和付出,仍然没有忘记他在档案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成绩,应该会感到一丝欣慰吧。才疏学浅,心有敬佩然行文恐力有不逮,万望海涵。君子璆然,景行景止。虽我不至,心向往之,是为记。
|
实干与担当——记一位普普通通的档案人
他们说人一旦开始回忆,就说明这个人已经老了。在努力生活并折腾了人生的前小半段后,我已(迫不及待)踏入40“不惑”的宝贵年龄,孜孜渴求与此相应的人生智慧,追求“不逾矩”前提下的洒脱心境——所以,那就老去吧——想通过回忆,留住一些时光,留驻感动的瞬间。
——题记
想写一篇文章,送给鹿寨县档案馆原馆长韦安富。我与韦馆长仅有一面之缘。那是2021年年底的全市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初遇就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档案工作做得很好很突出,站位高,扎实又细腻,有前瞻性,有责任感,对历史和社会、对人民群众有交代——这是我对鹿寨县档案工作的总体印象。
再次有韦馆长的消息,是今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组织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经过层层遴选,韦馆长入围了《自治区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名单,并在区政务官网上进行公示。我很为他感到高兴和开心。
唯有静心,方能致远。面对“故纸堆”,韦馆长长期坚守,默默付出,摒弃浮躁,静心专研。他始于勤、立于本、重于创、臻于优,把简单而平凡的工作干到极致,把职业当事业,干出了一片天地。
“心底无私天地宽”。韦馆长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我。反思自己,为何对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如此关注和崇敬?想了一下,原因只有一个:出于公心的敬佩。
我感动于韦馆长对档案工作的赤诚与热爱。韦馆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凡事亲力亲为的爱岗敬业精神。基层档案馆人少事多,档案工作枯燥繁琐,工作业绩、服务价值不易为人所知。身为“兰台人”,向来默默无闻、勤勉耕耘、专心实干。自从进入档案系统工作,韦馆长就以饱满的热情学习和掌握档案工作各项规范技能,踏踏实实干,以身作则学,以激昂的干劲积极参与和带领县档案馆各项业务开展,整理装订、排列上架、档案数字化扫描、档案查询利用和保管等工作,他都亲自实践,亲手去做。
他积极做档案忠诚守护者,用心把民国档案裱复好。记得韦馆长在我们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座谈会上说过:有一次,他的领导、时任鹿寨县委书记偶然路过,没打招呼就走进县档案馆“视察工作”,进门就看见韦馆长正在托裱残破档案——他和工作人员一起系着围裙,正在用刷子给托裱的绵纸刷毛。书记当时大受感动,大会小会上都拿这件事举例子,表扬韦馆长。我听了这个故事,感受也是一样,很励志,很鼓舞。
对于“民国档案”以及一些不得不进行抢救的老旧残破档案,鹿寨县档案馆全体工作人员,在韦馆长带领下,完成了艰苦卓绝却功勋卓著的专业修复工程。鹿寨县档案馆特地为此拍了一个科普文教视频,详细展示了怎么制作(专业托裱)无筋浆糊,如何托裱,如何固定,如何刷浆压实——少用一些力气都不行(必须去掉原始文件与昂贵的托裱棉纸之间的小气泡,只有靠“大力出奇迹”,用宗鬃毛刷使劲刷,既要用巧力,又不能用蛮力,还不能不够力)——就这样,“抱残守缺”的一代代档案人,把已经残缺破损,发霉、被虫蛀、被水泡、被时间风化的档案残卷、被遗忘在角落的历史钩沉,通过一点点地裱糊,一点一点地修复完缮起来。这样的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一做就是几年……韦馆长带领鹿寨县档案人一共抢救、修葺、修缮了6万多页残破不堪的民国档案,并完成数字化扫描、专业消毒杀虫、上架入库保存。在韦馆长带领下,鹿寨县档案馆连续获得两次集体二等功!
我感动于韦馆长对档案工作的有为与担当。在调研中我得知,韦馆长花费了大量精力与心血在档案馆新馆建设上。从立项到调研,不到两年时间,鹿寨新馆就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的鹿寨县档案馆可以说是鹿寨县一个地标性建筑物,就在县文化宫正对面,是一项民生工程。孩子们在文化宫锻炼完,过马路就可以去档案馆参观和学习。
韦馆长积极投身鹿寨县综合档案馆项目。在建设之初,到多个兄弟馆走访调研,参考多个区内档案馆的建设方案,通过对比优化,取长补短,形成严谨合规又新颖实用的新馆设计方案。在他带领我们检查组参观新馆时,看到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我深深感动于韦馆长的一片良苦用心——新馆就像是他的一个孩子一样:在设备选型上深入调研,精心选购,配备温湿度控制系统、当下最先进的高压细水雾消防系统等;尽心尽力组织施工,对建设进度、安全、监理、质量、资金筹措等全过程跟踪指导;在建设和装修阶段,韦馆长经常泡在施工现场做好安排协调,光是项目的大小协调推进会,就前前后后开了30多次,解决各类问题80多件,顺利推动项目高效建成。
他认真做为民服务践行者,提高档案服务质量和利用效率。韦馆长带领鹿寨馆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成立档案数字化工作室,配置先进设备,学习先进扫描技术,本着“省钱”的淳朴初心,以经济实惠的人力、财力开展数字化扫描工作,完成数字化量占馆藏量的65%,为数字档案馆建设奠定基础。档案数字化是我们档案工作大势所趋,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十四五”期重点工程。但是这项工作说易行难,做得符合规范并不容易,我们行政执法时,遇到好多单位就说“没有钱,做不了档案数字化”——看看韦馆长吧!看看鹿寨县档案馆吧!他们自己学习符合档案标准的扫描,自己培训人,自己动手数字化……
韦馆长带领鹿寨县档案馆积极推动广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用,开展“异地查档”业务,实现“就近查档、跨馆服务”。先创性开展婚姻档案快捷数字化工作,对婚姻档案及时扫描、方便利用。他深入一线调研,与鹿寨县婚姻登记处多次协商探讨,形成了婚姻档案快捷数字化工作模式,在婚姻登记档案形成的同时,即时扫描、快速整理、立刻归档,有效节约扫描成本,提升档案服务功能和效能。看韦馆长做事,总有一种“又快又好又稳”的踏实感,什么工作他都能做得出彩,让我非常敬佩。
2021年,鹿寨县档案馆围绕建党百年庆祝活动,深入挖掘馆藏档案史料,讲好鹿寨百年故事,展示鹿寨百年辉煌。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制作“档案话百年”宣传片,为史志办编研鹿寨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陈列馆陈列材料提供鹿寨历史档案110卷;紧扣“档案话百年”活动主题,坚持线上和线下宣传相结合,引导全县50多个单位通过播放电子屏幕、悬挂横幅标语、展示档案知识展板和海报,利用网络平台播放“档案话百年”微视频、发布档案知识宣传图文等对档案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档案节日氛围,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彰显了档案工作的特殊价值。说句实在话、良心话,这些工作确实是我们档案人本来就应该做的,但是“用心”和“不用心”之间,不说隔着鸿沟,确实有着肉眼可见的差距。
我感动于韦馆长一颗热切热忱热爱的心。在韦馆长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人们总是为客观条件、现有困境,找一堆理由。想干事的人,披荆斩棘,百转千回,没有路也要闯出一条路来;不想干事的人,无数的借口,永远地无能为力,无法承担,无法负责。找出一百种理由,还是一百种方法?平心而论,我还是更喜欢韦馆长这样的人,希望这样的人多一些。既稳妥,又细腻;既担当,又负责。柔和地推进,智慧地协调,亲力亲为,全权负责,全力承担。世界上没有无端掉落的馅饼,也没有太大、太多名不副实的荣誉。鹿寨县档案馆连续获得两次集体二等功实至名归,韦馆长的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实至名归!
谨以此文,向韦馆长、向鹿寨县档案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向每一个默默无闻奉献在无名岗位上的档案人致敬!向每一位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实干担当的劳动者,“螺丝钉”致敬!
“波澜壮阔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
现在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感恩奋进,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奋力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迈出新步伐、彰显新担当,全力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柳州篇章。全市的档案人,肩并着肩,头碰着头,细致传承,守正创新,不断增强档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做好档案工作融入服务党的建设、服务经济生活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上来,全力推动柳州市档案工作迈上新台阶。
档案管理,任重道远,守档护档,从我做起。传承不绝,当仁不让。在历史中回顾,在实干中担当,让我们在新的征程加油奋进。谨以此文,与所有的档案事业工作者、从业者共勉!
谨以此文,当做韦馆长卸任档案馆长的一份小小礼物,如果他知道在他退下以后,仍然有人感念他的努力和付出,仍然没有忘记他在档案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成绩,应该会感到一丝欣慰吧。才疏学浅,心有敬佩然行文恐力有不逮,万望海涵。君子璆然,景行景止。虽我不至,心向往之,是为记。
|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电话:0772-2826726
桂ICP备05000415号 桂公安网备 450205020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