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建党百年 龙城记忆

专题专栏

成如容易却艰辛——柳城县龙头镇历史文化故事探秘之五

来源: 柳州市档案馆  |   发布日期: 2022-07-27 15:40    |  作者: 李广西 周仟仟 文鑫豪 报道摄影

早期的农场 (资料照片)


何海华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


茶农在采茶


6月23日,柳城县龙头镇党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陈焕卿给记者发来一份采访行程,是到伏虎华侨管理区采访茶文化,并约好了一个叫何海华的人接受采访。

记者对这个安排百思不得其解,何海华以及伏虎华侨管理区与龙头镇的历史文化探秘有什么关系呢?

资料显示,龙头镇党委书记同时还是伏虎华侨管理区的党委书记,6月24日,他给记者介绍了管理区艰难的发展历程和复杂的历史。于是,记者明白了行程安排的用意。

然而,在伏虎华侨管理区的伏虎华侨农场场史馆,一幅幅图片把记者带入历史的时空,随着展陈的各种实物,博大精深的伏虎茶文化也徐徐展开。正如王安石的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1最生动的榜样

24年前,一个23岁的大学毕业生收拾行囊踏上工作之路,他从南宁来到柳州市区,又从柳州市区来到柳城县龙头乡(后改为龙头镇)。

然而,他在工作地点只工作了一天,就有了卷铺盖走人的念头。但阴差阳错的是,他不仅没有离开,反而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这个人就是现任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厂长、广西工匠、高级农艺师、柳州市茶叶协会会长何海华。

6月24日,何海华讲述了自己和农场难舍难分的故事。

“我是最后一批包分配的人,那时候被分配到了伏虎华侨农场。”何海华回想起1998年刚到农场,往事历历在目。

一张床、30块钱、一双草鞋,再加上150块的自炊费,就是当时他所有的家当。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但住了一晚上后,由于条件实在恶劣,何海华还是打起了退堂鼓。何况那时候他还有其他选择,可以回老家上思县的人社部门报到。

他为何后来又留下来了,而且一干就是24年呢?

“其实还是因为被前辈们的精神所感动,加上他们很照顾我,可以说我是吃‘百家饭’的人,就没舍得走。”何海华深情地说,作为工作上的“新手小白”,农场的领导、前辈们丝毫没有架子,他们平易近人,不仅热情接纳了他,还用吃苦耐劳、务实的作风、严谨的态度感染了他,为刚踏上工作道路的他树立了最生动的榜样。

当时的副场长李志春就是其中之一。

“我刚开始当技术员的时候,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懂,是他们手把手带着,我才慢慢学会。”何海华说,那时候副场长李志春虽然已经是高级农艺师了,但每天穿着一双解放鞋、戴着一顶草帽早出晚归去地里摘茶叶。

在何海华的记忆中,前辈李华强说,搞专业的最大特点,容不得有半点虚假,技术必须是真实的。

回忆起在农场奋斗的日子,已经退休的伏虎华侨农场原党支部书记黄小德同样感触颇深。“我是1971年作为知青来到农场的,当时就是每天埋头在地里干活,农忙时一天干活超过15小时,不忙时也要差不多干10小时,真的太辛苦了,我也萌生过‘跑路’的念头,最后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黄小德说,就拿种植茶叶来说吧,茶叶种植头年是不能暴晒的,所以大家早上先要去野外割较长的野草回来,下午和晚上铺在新种植的茶苗上面,防止茶苗被暴晒,工作方式很原始,工作量很大。

当然,讲起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的历史,绕不开今年90岁的老人陈绍遥。他于1984年至1992年任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的场长,是1958年被原自治区国营三星农场派往柳城县龙头镇进行“农场开荒”的8个干部之一,也是伏虎华侨农场从无到有,从有到兴的历史参与者与见证人。

2柳城的“北大荒”

7月1日,记者在已退休的伏虎华侨农场原党支部书记黄小德的带领下,在柳州市区的胜利小区敲开了陈绍遥的家门。

初见陈绍遥,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精神矍铄。与他对视的第一眼,那饱含着“农垦人”的历史沧桑,从其双眸一闪而过。

取杯,放茶,倒水……这么多年来,陈绍遥与人交谈时冲泡一壶“伏虎茶”的习惯,从未改变,就如他那份对农场的沉甸甸的爱。不久,不大的客厅里茶香四溢,伴随着升腾的雾气,陈绍遥将思绪拉回了那个高喊着“农垦开荒”的年代。

1958年,服从组织安排,陈绍遥来到柳城县龙头镇。

“初来龙头,是住在镇上的公社,经多方打听才确认了建场选址是在8公里外的上罗村,只能步行去,中途都是泥路与田埂,走一趟都要一个多小时。”在陈绍遥的回忆里,那时的龙头镇里很荒芜,大家都称那里是柳城县的“北大荒”。

到了上罗村,“荒”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罗村没有地方住,我们只能借住在村民的牛棚上面。 在我们建场选址的地方,草莽长得比人高,野猪、野鸡这些野生动物十分常见,着实是人迹罕至。我们租村民的拖拉机,借村民的工具,来平整一亩亩土地,开拓一条条道路。”陈绍遥说,开始建场时,大家都是睡在临时搭建的茅草棚里,一锄头一铲子、一砖一瓦地把农场建起来。

1959年,因难以解决招工指标不足的困难,农场下放至柳城县管理,与伏虎大队(现伏虎村)合并劳动力,故称之为柳城县国营伏虎农场。

经历了近10年的建设,柳城县国营伏虎农场才初具规模,分成4个片区:伏虎片、大岭片、莲花片、十五坡片。

“四个片区总面积54560亩,其中的农耕地面积为12152亩。种植了甘蔗、木薯、花生、水稻、茶叶、柑橘等多种作物。1967年种植了52亩柑橘,1971年种植了140亩茶叶……”在采访中,陈绍遥翻开了一本半个巴掌大的小本子,上面记录了农场发展的详细数据,甚至包括农场选址的经纬度,以及各种产物种植面积与对应年限的产量。

在小本子的封面,陈绍遥手写了“伏虎华侨农场发展史”,这承载了他对农场十分宝贵又相当精准的回忆。

柳城县国营伏虎农场如何变成了如今的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记者在陈绍遥的“伏虎华侨农场发展史”里找到了答案。

1978年至1979年间,大量越南华侨回国,柳城县国营伏虎农场为1659名越南归侨提供了安家与劳作的场所,归侨也成为了主要劳动力,故改为了华侨农场。

此后,农场按照“茶叶为主,水果为辅”的发展思路,一路高歌猛进,茶叶种植最多时达到3108亩,年产茶青2396000斤;柑橘种植最多时达到2500亩,年产柑橘3312700斤。其间,联合国难民署还捐赠175000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约600万元用于建设茶厂与饮水工程。如今,由于一大批技术人员潜心钻研制茶技术,企业成功转型绿色发展模式,使得“小绿叶”摇身一变成了“金叶”,且声名远播。

3复杂的历史

伏虎农场于1958年3月6日建立,原属自治区农垦局直管的国营农场。建立之初,区农垦局规划的经营方针是发展甘蔗为主,建立糖厂。1959年后,由于国家粮食紧缺困难,改为以粮为纲,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改地造田,种植水稻、木薯、红薯、花生等作物。经几年的发展,全场粮油能够自给,于是1971年后经营方针改为发展茶叶、柑橘等经济作物。

1959年初,经区农垦局同意,柳城县把龙头公社伏虎大队划进农场。由于亏损比较严重,1961年初,又把伏虎大队退了出去。从1971年至1972年,共接收148名知识青年。

1978年至1979年间,伏虎农场前后共接待安置了1659人。农场接收安置侨民后,即改为伏虎华侨农场,并由自治区侨办管理。

1998年,广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划归柳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管理。2002年10月31日划归柳城县管理。柳城县人民政府于2003年5月成立柳城县伏虎华侨经济管理区,同时保留广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2015年3月设立柳城县伏虎华侨管理区,同时撤销柳城县伏虎华侨经济管理区。管理区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翻开历史可以看到:伏虎农场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茶,因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顶峰时农场茶地面积达4000多亩。

由于伏虎华侨农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适宜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茶叶种植,而且产出的茶叶独具风味,品质优良。正是得益于此,农场多年来一直注重加强茶叶的生产,把它作为支柱产业来抓,特别在生产管理上下功夫,大力推广茶园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茶园生产管理水平,在基本实现无公害的基础上,进行有机茶生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生态茶园栽培模式和有机生产组合技术等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推行有机茶标准化生产以来,茶叶主产区均实现了有机茶生产。

时光荏苒。伏虎茶的文化里,有回不去的时光,也有明媚可期的未来。



  •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 热线电话:0772-2826726

  •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专题专栏  

成如容易却艰辛——柳城县龙头镇历史文化故事探秘之五

来源: 柳州市档案馆  |   发布日期: 2022-07-27 15:40    |  作者: 李广西 周仟仟 文鑫豪 报道摄影

早期的农场 (资料照片)


何海华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


茶农在采茶


6月23日,柳城县龙头镇党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陈焕卿给记者发来一份采访行程,是到伏虎华侨管理区采访茶文化,并约好了一个叫何海华的人接受采访。

记者对这个安排百思不得其解,何海华以及伏虎华侨管理区与龙头镇的历史文化探秘有什么关系呢?

资料显示,龙头镇党委书记同时还是伏虎华侨管理区的党委书记,6月24日,他给记者介绍了管理区艰难的发展历程和复杂的历史。于是,记者明白了行程安排的用意。

然而,在伏虎华侨管理区的伏虎华侨农场场史馆,一幅幅图片把记者带入历史的时空,随着展陈的各种实物,博大精深的伏虎茶文化也徐徐展开。正如王安石的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1最生动的榜样

24年前,一个23岁的大学毕业生收拾行囊踏上工作之路,他从南宁来到柳州市区,又从柳州市区来到柳城县龙头乡(后改为龙头镇)。

然而,他在工作地点只工作了一天,就有了卷铺盖走人的念头。但阴差阳错的是,他不仅没有离开,反而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这个人就是现任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厂长、广西工匠、高级农艺师、柳州市茶叶协会会长何海华。

6月24日,何海华讲述了自己和农场难舍难分的故事。

“我是最后一批包分配的人,那时候被分配到了伏虎华侨农场。”何海华回想起1998年刚到农场,往事历历在目。

一张床、30块钱、一双草鞋,再加上150块的自炊费,就是当时他所有的家当。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但住了一晚上后,由于条件实在恶劣,何海华还是打起了退堂鼓。何况那时候他还有其他选择,可以回老家上思县的人社部门报到。

他为何后来又留下来了,而且一干就是24年呢?

“其实还是因为被前辈们的精神所感动,加上他们很照顾我,可以说我是吃‘百家饭’的人,就没舍得走。”何海华深情地说,作为工作上的“新手小白”,农场的领导、前辈们丝毫没有架子,他们平易近人,不仅热情接纳了他,还用吃苦耐劳、务实的作风、严谨的态度感染了他,为刚踏上工作道路的他树立了最生动的榜样。

当时的副场长李志春就是其中之一。

“我刚开始当技术员的时候,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懂,是他们手把手带着,我才慢慢学会。”何海华说,那时候副场长李志春虽然已经是高级农艺师了,但每天穿着一双解放鞋、戴着一顶草帽早出晚归去地里摘茶叶。

在何海华的记忆中,前辈李华强说,搞专业的最大特点,容不得有半点虚假,技术必须是真实的。

回忆起在农场奋斗的日子,已经退休的伏虎华侨农场原党支部书记黄小德同样感触颇深。“我是1971年作为知青来到农场的,当时就是每天埋头在地里干活,农忙时一天干活超过15小时,不忙时也要差不多干10小时,真的太辛苦了,我也萌生过‘跑路’的念头,最后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黄小德说,就拿种植茶叶来说吧,茶叶种植头年是不能暴晒的,所以大家早上先要去野外割较长的野草回来,下午和晚上铺在新种植的茶苗上面,防止茶苗被暴晒,工作方式很原始,工作量很大。

当然,讲起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的历史,绕不开今年90岁的老人陈绍遥。他于1984年至1992年任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的场长,是1958年被原自治区国营三星农场派往柳城县龙头镇进行“农场开荒”的8个干部之一,也是伏虎华侨农场从无到有,从有到兴的历史参与者与见证人。

2柳城的“北大荒”

7月1日,记者在已退休的伏虎华侨农场原党支部书记黄小德的带领下,在柳州市区的胜利小区敲开了陈绍遥的家门。

初见陈绍遥,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精神矍铄。与他对视的第一眼,那饱含着“农垦人”的历史沧桑,从其双眸一闪而过。

取杯,放茶,倒水……这么多年来,陈绍遥与人交谈时冲泡一壶“伏虎茶”的习惯,从未改变,就如他那份对农场的沉甸甸的爱。不久,不大的客厅里茶香四溢,伴随着升腾的雾气,陈绍遥将思绪拉回了那个高喊着“农垦开荒”的年代。

1958年,服从组织安排,陈绍遥来到柳城县龙头镇。

“初来龙头,是住在镇上的公社,经多方打听才确认了建场选址是在8公里外的上罗村,只能步行去,中途都是泥路与田埂,走一趟都要一个多小时。”在陈绍遥的回忆里,那时的龙头镇里很荒芜,大家都称那里是柳城县的“北大荒”。

到了上罗村,“荒”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罗村没有地方住,我们只能借住在村民的牛棚上面。 在我们建场选址的地方,草莽长得比人高,野猪、野鸡这些野生动物十分常见,着实是人迹罕至。我们租村民的拖拉机,借村民的工具,来平整一亩亩土地,开拓一条条道路。”陈绍遥说,开始建场时,大家都是睡在临时搭建的茅草棚里,一锄头一铲子、一砖一瓦地把农场建起来。

1959年,因难以解决招工指标不足的困难,农场下放至柳城县管理,与伏虎大队(现伏虎村)合并劳动力,故称之为柳城县国营伏虎农场。

经历了近10年的建设,柳城县国营伏虎农场才初具规模,分成4个片区:伏虎片、大岭片、莲花片、十五坡片。

“四个片区总面积54560亩,其中的农耕地面积为12152亩。种植了甘蔗、木薯、花生、水稻、茶叶、柑橘等多种作物。1967年种植了52亩柑橘,1971年种植了140亩茶叶……”在采访中,陈绍遥翻开了一本半个巴掌大的小本子,上面记录了农场发展的详细数据,甚至包括农场选址的经纬度,以及各种产物种植面积与对应年限的产量。

在小本子的封面,陈绍遥手写了“伏虎华侨农场发展史”,这承载了他对农场十分宝贵又相当精准的回忆。

柳城县国营伏虎农场如何变成了如今的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记者在陈绍遥的“伏虎华侨农场发展史”里找到了答案。

1978年至1979年间,大量越南华侨回国,柳城县国营伏虎农场为1659名越南归侨提供了安家与劳作的场所,归侨也成为了主要劳动力,故改为了华侨农场。

此后,农场按照“茶叶为主,水果为辅”的发展思路,一路高歌猛进,茶叶种植最多时达到3108亩,年产茶青2396000斤;柑橘种植最多时达到2500亩,年产柑橘3312700斤。其间,联合国难民署还捐赠175000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约600万元用于建设茶厂与饮水工程。如今,由于一大批技术人员潜心钻研制茶技术,企业成功转型绿色发展模式,使得“小绿叶”摇身一变成了“金叶”,且声名远播。

3复杂的历史

伏虎农场于1958年3月6日建立,原属自治区农垦局直管的国营农场。建立之初,区农垦局规划的经营方针是发展甘蔗为主,建立糖厂。1959年后,由于国家粮食紧缺困难,改为以粮为纲,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改地造田,种植水稻、木薯、红薯、花生等作物。经几年的发展,全场粮油能够自给,于是1971年后经营方针改为发展茶叶、柑橘等经济作物。

1959年初,经区农垦局同意,柳城县把龙头公社伏虎大队划进农场。由于亏损比较严重,1961年初,又把伏虎大队退了出去。从1971年至1972年,共接收148名知识青年。

1978年至1979年间,伏虎农场前后共接待安置了1659人。农场接收安置侨民后,即改为伏虎华侨农场,并由自治区侨办管理。

1998年,广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划归柳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管理。2002年10月31日划归柳城县管理。柳城县人民政府于2003年5月成立柳城县伏虎华侨经济管理区,同时保留广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2015年3月设立柳城县伏虎华侨管理区,同时撤销柳城县伏虎华侨经济管理区。管理区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翻开历史可以看到:伏虎农场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茶,因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顶峰时农场茶地面积达4000多亩。

由于伏虎华侨农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适宜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茶叶种植,而且产出的茶叶独具风味,品质优良。正是得益于此,农场多年来一直注重加强茶叶的生产,把它作为支柱产业来抓,特别在生产管理上下功夫,大力推广茶园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茶园生产管理水平,在基本实现无公害的基础上,进行有机茶生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生态茶园栽培模式和有机生产组合技术等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推行有机茶标准化生产以来,茶叶主产区均实现了有机茶生产。

时光荏苒。伏虎茶的文化里,有回不去的时光,也有明媚可期的未来。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电话:0772-2826726

桂ICP备05000415号 桂公安网备 450205020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