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建党百年 龙城记忆

专题专栏

勤职忘身瘁 呕心化墨传 ——记仫佬族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刘名涛

来源: 柳州市档案馆  |   发布日期: 2024-12-27 10:07    |  作者: 吴锡刚

1988年3月11日凌晨,仫佬族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广西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刘名涛积劳成疾,不幸与世长辞,时年57岁。噩耗骤然传出,其亲朋好友纷纷为之惊愕叹息,沉痛哀悼。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广西诗词学会会长罗立斌含悲赋诗《悼刘名涛同志》,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之情。

初来八桂识斯文,红雨缤纷倍喜人。

一别十年经困厄,能伸不屈又逢辰。

才华焕发迎暾日,溪海编成费苦辛。

甫育园丁伤诀别,从兹顿少旧知音。



刘名涛生活照

头角峥嵘恰少年

刘名涛(1931—1988),字金福,1931年1月出生于广西省天河县城(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天河街)一个亦商亦农的家庭。其父亲刘才俊,字裕安,以经商为业。母亲温氏,罗城黄金镇寨道村湾洞屯人。四叔刘彦彬,是天河颇有名气的书画能手兼诗人。刘名涛兄妹三人,上有一位同父异母(潘氏)的姐姐刘恒春,下有一位胞妹刘丽月。


刘名涛的家乡天河镇(谢力摄)

刘名涛自幼天资聪敏,好学不倦。1943年初,他考上新创办的天河县立国民中学(今天河中学),编入第一班就读,课余博览群书,大凡旧小说、诸子百家,乃至旁门左道读物,均为涉猎对象。第二年春季学期,学校从桂林聘了一位名叫江波(江容安)的青年图音教师。远道而来的江波系江西省萍乡市安源镇人,毕业于设在桂林的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教学之余喜欢搜集民间的歌曲和图案,指导刘名涛等学生设计制作和演出皮影戏。江波后来转到设于宜山县(今河池市宜州区)的省立庆远中学(后相继改名庆远高中、宜山高中、河池高中)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成长为广西著名彩调艺术家。深受教益的刘名涛与江波老师结下了延续终生的师生情谊。

天河中学校门

1944年秋冬之际,侵华日军攻占天河,县立国民中学被迫停课,直至第二年抗战胜利后才恢复教学。其间,刘名涛自学《佩文韵府》,练习旧体诗,常与长者唱和,并兼学书画。1946年秋,他考入庆远中学初中第三十六班,广泛浏览现代文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等书刊,学写短篇小说、散文、杂文和新诗。1947年,刘名涛在宜山县《光报》发表处女作散文《秋夜》。1988年,河池师范专科学校(今河池学院)李果河在《仫佬族文学初览》一文里称《秋夜》为仫佬族散文创作的开篇之作。

1947年,省立庆远中学(河池高中前身)全景

那时,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宜山各校进步学生掀起“反内战,争和平,反独裁,争民主”的浪潮,刘名涛义无反顾地投入斗争行列。他负责编辑的班级壁报,以内容新颖、战斗力强著称,是在白色恐怖下,庆远中学坚持最久的进步壁报之一。1988年8月,其庆远中学同学、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谢师植在《悼念挚友刘名涛同志》一文中写到,刘名涛是同学辈中文采隽逸的佼佼者,虽然岁月悠悠,不知淡化了多少青年时期的美好回忆,但名涛这一时期所撰写的辛辣杂文和巧妙构思的政治漫画,至今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949年秋,刘名涛考上庆远高中第十一班,因才华出众、组织活动能力强,1950年秋季学期当选为宜山高中学生会主席。

1951年3月,他以宜山考点第一名成绩考入广西人民革命大学第三期第十八大队。该期旨在为军校输送人才,经过4个月的培训后,结业的1017名学员中绝大多数分配到中央各种军事干部学校,学习军事技术,投身国防建设。根据组织安排,刘名涛获择优留校,进入政治研究生室当研究生,计划深造两年后担任政治教员。同年8月,学校从桂林迁往南宁。1953年7月,刘名涛调到广西省委宣传部,随后在新设立的“学习室”担任全省干部理论学习辅导刊物《学习简讯》编辑。他发愤攻读政治经典著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经与何绍榜等同事多番努力,刊物质量明显提升,发行量达到7万多份。刘名涛发表的多篇政治理论文章,思路开阔,文风活泼,可读性强,能从不同角度启发读者的深思。他以省委宣传部学习室名义撰写的《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学习提纲,获得中共广西省委领导陈漫远的赞赏。1956年10月,在党的阳光沐浴下茁壮成长的刘名涛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内心向往已久的中共党员。

1952年7月,广西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室师生合影(前排左五为刘名涛)

1957年夏,在整风运动的“鸣放”阶段,出于希望上级领导能够广开言路,发扬民主,使社会主义事业更加繁荣昌盛的良好心愿,刘名涛写了一张题为《齐王纳谏》的小字报,被一些人指责为攻击党的领导,在支部大会上受到严厉批评。同年底,他被下放到临桂县农村“劳动锻炼”,半年多后调入县委宣传部任理论教员。

1958年冬,刘名涛调至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开始从事文艺创作及其组织指导工作。他热忱支持《刘三姐》创作和演出。1959年12月初,为了群策群力提高《刘三姐》剧本和演出质量,自治区文化局等单位召开文艺界座谈会。会上,针对宜山县文艺代表团、柳州市彩剧团演出的彩调剧《刘三姐》美术设计方面存在的欠缺,刘名涛建议多用写意来表现主题和人物,一切设计都要为了更好地表现戏里的思想内容。1960年7月,他随广西民间歌舞剧《刘三姐》演出团赴京演出。该团四进中南海怀仁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随后应邀到13个省区20多个城市巡回演出,历时一年之久。刘名涛先后在《光明日报》《民间文学》《南宁晚报》发表评论文章《从传说的刘三姐到舞台的<刘三姐>》《<刘三姐>创作中的一些问题》《歌声扬四海 三姐美名传》,带动各地报刊纷纷跟进报道和评论,促使《刘三姐》名震一时,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期,刘名涛成为《广西日报》副刊的重要作者之一。仅1962年,他就相继发表《谈癖》《结翰墨缘》《评论的文采》等10余篇文章,在广西文艺界和众多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其中,《谈癖》倡导“读书、治学、搞创作、做科学研究,一经成为生平至好,就自然产生一种爱之如命、锲而不舍的精神,任你道路如何崎岖,行步如何艰难,也要闯过去……让我们大家在为祖国建设而贡献本领的伟大号召下,多培养一些学癖和研究癖吧!”该文入选曾彦修、秦牧、陶白主编的《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杂文集》。《结翰墨缘》提出:“我国文学史上,文人结交良友,诗文往来,共同研讨,互相切磋,乃是普遍现象……如果大家都有愿望、有诚意去寻求自己的亲密的文友,结下翰墨之缘,或则谈诗,或则论文,或则出示作品互相品评,或则集体进行创作,定当能收取长补短之效”,传递了知识分子群体从心底发出的呼唤。《评论的文采》则鉴于部分理论批评文章索然寡味,令人难以卒读的现象,强调文艺评论作品必须讲究文采,让人读起来心旷神怡,如飨佳肴。时至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


朝耕暮耘在灵川

1964年春,广西开展“四清”运动,刘名涛被下放到灵川县。1966年5月“文革”爆发,他被强加“‘三家村’黑店广西分店的小伙计”“大毒草歌舞剧《刘三姐》的吹鼓手”等莫须有的罪名,遭受反复批判和人格侮辱,继而被发落到县革委会“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1973年秋,刘名涛恢复工作,先后任灵川县文化馆副馆长、县文化局副局长兼县文化馆馆长,积极推进全县文艺创作活动。他定期组织举办全县文艺创作培训班,对全县业余作者进行专业培训,要求每位学员每年报送一两篇有一定质量的作品,对于部分重点培养的农村业余作者,刘名涛时常下乡走访,与他们交流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惑释疑,坚定其写作信念;指导李应福、吕金华、熊伟等编辑办好《灵川文艺》,为全县文艺创作者提供展示平台;不辞辛劳为青年作者修改习作,对《灵川文艺》发表的新人新作进行扼要点评,赞扬其取得的创作成绩,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1973年9月,刘名涛调入灵川县文化馆的工资介绍信

1975年秋,刘名涛(第二排右五)和灵川县文艺培训班学员合影(毛锦新提供)

在刘名涛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县文艺创作队伍逐渐壮大,文艺创作活动很快活跃起来。《灵川县志》记载:“刘名涛在灵工作多年,对灵川文学艺术创作颇有影响。”1978年9月调离灵川后,刘名涛仍与灵川的同仁保持联系,持续给予支持和帮助,乐见灵川文艺人才的成长。1983年11月3日,他在致廖江(后任县志办主任、《灵川县志》主编)的信中写道:“每当看到灵川的故友发表作品,我似乎都有一种愉悦甜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同你们一起分享个中快乐。这次在《桂林文艺》上看到熊伟和金华各发了一篇小说,就想向他们祝贺。原谅我穷忙,无暇给他们写信,请把这封信转他们看,也算写给他们的。”其对灵川文艺界好友的牵挂和关怀之情,跃然纸上。1985年秋,刘名涛在《衔书诗辑》第三辑发表《致灵川诸友》,表达对曾经工作、生活了14年的第二故乡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

灵川奔海势如龙,上有青狮后继丰。

千古甘棠更故道,江流从此接天通。

1983年11月3日,刘名涛写给灵川县廖江的信

他不仅关心灵川的文学新人,对认识的其他热爱文学的青少年同样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关爱。在灵川期间,刘名涛对桂林文艺女青年孙如容、诗童苏庆精心指导,为八桂文坛留下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

1973年,与刘名涛相识的时候,孙如容还是桂林地区园艺场一位20多岁的工人,劳动之余创作发表了若干小诗,但对文学的理解和诗的鉴赏力还较为幼稚,常常会为一些华美的诗句所迷惑而忽略对其内涵的领会。在一次文艺创作会议期间,刘名涛专门与孙如容探讨一首诗,指出其虚张声势,说它是在华美词句下掩盖着内容的贫弱和空虚,希望孙如容引以为戒。会后不久,孙如容收到刘名涛寄来一封厚达14页的信。信中,刘名涛特意挑选一首同题诗,将它与前诗抄列在一起,详细评析它们的优劣,还特别谈到诗的形象的准确、贴切、创新等问题,让初学写诗的孙如容受益匪浅并深深感动。在刘名涛的热心指导和鼓励帮助下,孙如容的文学创作日趋成熟,成果丰硕。2024年10月中旬,在漓江出版社编辑岗位上退休多年的孙如容回忆往事,动情地说:“四五十年前的许多情景细节都模糊了,但刘名涛老师对我的帮助,我永远感念在心!”

苏庆,少小好学,博闻强记,七岁读毛选五卷,烂熟中外地图,尤以朗诵诗歌见称。1977年秋,在桂林市曙光小学二年级就读的苏庆开始习韵学诗。其父母爱子心切,让他拜刘名涛为师。为了培养苏庆,刘名涛循序渐进,倾胸中所学,悉心指点,多次带这位出众诗童会见文坛诗友,与长者对诗,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并以第三者身份撰写《新红嫩绿喜报春——小苏庆会诗记》,向世人介绍他这位得意门生。刘名涛去世后,其生前好友、苏庆的父亲苏上杰翻阅刘名涛留下的《写作剪集》,发现其间“我与苏庆”保存的文章、照片,是心爱的儿子在刘名涛的润育下成长的生动体现。睹物思人,苏上杰失声痛哭……

刘名涛逝世二三十年后,他对灵川文化事业的贡献仍让当年的灵川县同事难以忘怀。1965年调入县文化馆的毛锦新,与刘名涛共事多年,交往密切。他在《忆灵川县文化馆老馆长刘名涛》一文中写到,刘名涛为灵川培养了一批优秀创作人才,如《桂林日报》原副总编辑吕金华、《桂林日报》副刊部原编辑骆绍刚、灵川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熊伟、农民作者秦亿生等,都是刘名涛热情指导过的培训班学员或业余作者。2024年秋,笔者采访毛锦新、吕金华、熊伟等人,对于才华横溢、古道热肠的刘名涛,他们始终充满敬重之情。毛锦新、吕金华分别提供了刘名涛赠送给其个人的书法作品《赞歌唱给英雄听》(刘名涛诗)、《青松》(陈毅诗)的图片。

1978年3月,刘名涛(左)与灵川县文化馆同事吕金华(中)、熊伟赴武汉采访,在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合影

1977年12月,刘名涛书写诗作《赞歌唱给英雄听》(毛锦新提供)


除了致力于培养文艺人才,刘名涛在新诗创作上也有建树。1960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桂林到阳朔的游船上,仔细地审查了正在施工中的青狮潭水库工程设计图。刘名涛以上述题材撰写的悼念诗《青狮寄语——缅怀敬爱的周总理》,于1978年3月5日——周恩来总理诞辰80周年之际,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学节目中配乐广播。他和李肇隆、黎少华、秦亿生等人共同创作的新诗中,《瑶山新户》《新牛倌》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3月出版的《红棉花开——广西叙事民歌选》,《桂江的女儿(组诗)》被评为《桂林文艺》1978年优秀诗歌三等奖。

灵川青狮潭水库(阳成斌摄)


春秋鼎盛结硕果

1978年秋,刘名涛调回南宁,历任广西人民出版社编辑、文艺编辑室副主任和广西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第六届广西政协委员等职。时逢改革开放年代,广西文艺、出版等各项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刘名涛的才华得以充分发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78年秋,刘名涛调入广西人民出版社。图为该社旧址办公楼一角

作为一名资深编辑,刘名涛曾说:“有什么能比埋没作品、埋没作者更能使作为编辑的人感到惭愧的呢?”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工作期间,他几乎把全部精力和时间放在编务上,专心致志帮助作者写好书稿,先后组织和编出了“美学知识丛书”“抗战时期桂林文化运动资料丛书”“历代类诗丛书”“中国古典小说纵横谈丛书”以及《彩云归》《桂林山水传说》等等。在组稿和编审过程中,他与区内外许多作者建立密切联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其工作作风、人格魅力感染了不少作者和同行。

1984年,刘名涛(左二)与同事参加河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学习班,在少林寺前合影

1981年,湖南零陵师范专科学校(今湖南科技学院)女青年教师张先瑞赴庐山参加会议,遇到文坛前辈刘名涛,双方一见如故,会后书信往来,达成忘年的文字之交。凡张先瑞寄给刘名涛看的稿子,刘名涛每次都提出极为精辟、中肯的看法,使她深受启发。多年以后,已成为湖南文艺出版社编辑的张先瑞在《再也收不到回信……》一文中深情写道:“如果说我在写作的过程中遭到失败或者受到冷遇时,能够绝不妄自菲薄,如果说我在编辑工作中尽量认真地发掘来稿中的可取之处并恳切地给那些素不相识的作者复信而由此受到作者的好评,那么,刘老师对我的影响,他的勖勉和帮助,是不可低估的。”

1987年,刘名涛担任杨光治(时任花城出版社诗歌编辑室主任)所著《唐宋词今译》的责任编辑,为该书的出版付出了很多心血。同年中秋之夜,杨光治展读从未见过面的刘名涛的来信,百感交集不能自已,即写了一首七绝给刘名涛,表达对挚友的怀想之情。

邕江本是连珠江,底事天涯各一方?

举盏问花花不语,轻舒彩袖叩西窗。

刘名涛收到诗后,写成一首题为《想起神交之初步韵呈光治兄》的七绝答复。

珠江浩荡挽邕江,把袂联翩向远方。

水自融融人未见,缘悭惟望梦西窗。

这首和诗所表达的深情厚意,使杨光治感到无比温暖。次年3月,杨光治惊闻刘名涛去世的消息,黯然泪下。

调回南宁后,刘名涛创作的文艺评论、新诗、旧体诗等作品颇有影响,引起诸多同道共鸣。其中,《在实践的检验下——<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辩》主张,文学的现实主义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发挥创造性的天地,任何人也不应该用死硬的教条给人们画出一条固定不移的小路来。该文收入中国人民大学选编的当代文论资料,并为《新华月报》文摘版存目。《文贵奇》郑重提出,独创,拿出人们叹为奇观的东西来,这是作家责无旁贷的天职,也是读者的迫切愿望。与丘振声合作的长篇论文《万古云霄一羽毛——诸葛亮艺术形象的生命力》探讨了诸葛亮形象为什么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荣获广西中国文学学会第一届(1984—1987)优秀成果奖。民歌体新诗《木叶歌》诗风清新,情趣盎然,入选《广西新时期十年诗选——撒向春天的诗》。他的旧体诗多写景抒怀,气势恢宏,感情浓烈而深沉。比如《题凤凰山》:

参天拔地傲苍穹,十万名山我一峰。

不与桂林争独秀,蓬蒿亦自有高风。

罗城凤凰山(刘宏韬摄)


刘名涛才思敏捷,对对子亦是他的拿手好戏。1981、1982年,他连续两年参加《广西日报》春节征联比赛,分别名列第二名和榜首。其中,1981年获奖的一副对联,真实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广西城乡呈现的一派丰收、繁荣景象。

农村兴旺,同庆丰收,谷似金山棉似海。

城市繁荣,共迎新岁,车如流水马如龙。


一腔热忱付乡关

刘名涛自号“天河山里人”,尽管长期在外地工作,但他乡土情深,热诚服务桑梓,为本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学新人的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罗城文坛深孚众望的领军人物。

刘名涛热恋自己的故乡。1986年1月26日,他在给天河中学任教的族侄刘冠兰的信中谈到,家乡的春节,人情味很重,很想回乡重温儿时的情趣。特别是家乡的山山水水,更是诱人。在天河大桥上凭栏而望,那远去的流水,婆娑的竹林,濛濛渺渺的山岚,轻轻淡淡的炊烟,简直是百看不厌。1987年清明回乡期间,他欣然左手执笔为温远涛书写题词:“笑声常在家乡中”。

1987年清明回乡期间,刘名涛左手执笔为温远涛书写题词:“笑声长在故乡中”(温远涛提供)


刘名涛竭力支持仫佬山乡文艺刊物《丹凤》、诗刊《衔书诗辑》的出版。

1980年秋,他回罗城组织仫佬族民间故事稿件时,建议将县文化馆编辑出版的《罗城文艺》,取罗城八景之一“丹凤衔书”之意,改名为《丹凤》。他不仅给《丹凤》题写刊名,还时常牵挂在心,为之拓宽稿件来源,督促编辑们提升刊物质量,扩大影响。1982年12月,在回家乡疗养期间,刘名涛应县文化局之约,举行两天文学讲座,畅谈诗歌、小说、散文、民间故事等方面的问题,对《丹凤》第2期作品逐篇发表了评论。有一次,他在给县文化局副局长龙殿宝等人的信中说,《丹凤》名义上是罗城县一个县的刊物,实际上却是仫佬族一个民族的刊物,这样来估价它的意义,就重大得多了。希望你们这些仫佬族的文学中坚,尽一切力量把这么一个仅有的刊物办好。

1981年,刘名涛为《丹凤》创刊号题写刊名


1984年8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协成立衔书诗会,编印会刊《衔书诗辑》,由何宝鼎担任会长兼主编。刘名涛应邀出任衔书诗会顾问,陆续寄送的数十首旧体诗相继在《衔书诗辑》发表。这些诗作中,描绘天河八景的《天河》、论述写诗感受的《祝衔书诗会成立》让家乡读者叹为观止,如今许多后辈赋诗写文仍不时引用。

天河

九曲龙江挽小江,洞天偕乐北陵苍。

渔翁独爱三潮唱,金榜留香题凤凰。

祝衔书诗会成立

一句三吟苦费心,诗成犹怕未含情。

罗城自古文章好,莫遣先人有憾声。

刘名涛热心于对家乡文学后辈的培养、扶持,呕心沥血,卓有成效,令受教者刻骨铭心。

唐海涛1974年肄业于罗城高中,考入广西壮剧团任演员。1980年底,他师从刘名涛,开始学习文学创作。刘名涛一再对唐海涛说:“要把眼光放到永恒的主题——爱,爱家乡,爱人,用爱去拥抱青山绿水。这样写出的东西不仅别有风味,还特别有生命力。”在刘名涛的针对性辅导和极富远见的点拨下,唐海涛从1982年发表处女作《当她绝望的时候》起,几年间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电影剧本20余篇,成为区内外注目的一位文学新秀。其中,《香岛》获《民族文学》1985—1987年优秀作品山丹奖,《猎人的子孙》获广西第二届少数民族优秀作品奖,《南部之星》获广西1988—1989年优秀报告文学奖。中短篇小说集《香岛》1993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玛拉沁夫为之作序。唐海涛发自肺腑地说:“假如没有刘名涛老师的细心指教,就没有我后来的创作成果。”


1987年11月,刘名涛(左)、唐海涛参加在罗城召开的第三届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讨论会暨仫佬族文学讨论会合影

与唐海涛相似,吴邦国也在刘名涛的引领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99年8月,吴邦国在《师情长在墨缘中——忆刘名涛先生》一文中写道:“在刘名涛先生悉心指导与帮助下,我的处女作终于在县刊《丹凤》发表了。尔后又陆陆续续地在地区、省级、国家级的报刊上发表一些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刘名涛先生的栽培,凭着我的拙才根本不可能发表什么文学作品,更谈不上在什么级别的刊物发表了。”字里行间,饱含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1984年初,温远涛的散文诗处女作《天河》在《丹凤》发表,引起刘名涛的关注。此后,刘名涛对他的文学创作给予热情鼓励和悉心指导;为他评论陈政著作《字源谈趣》一书的文章《精心于趣,着眼于源》润色,推荐在《新书报》发表,这是温远涛在全国性报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2024年12月,已公开发表作品上百万字的温远涛感慨地说:“刘老师对青年人的培养,极为真诚和尽心。他写给我的21封41页书信,是一笔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1987年清明回乡期间,刘名涛(中)与温远涛(左)、陈世良合影(温远涛提供)

罗城作家队伍中,或多或少得到刘名涛教益和启迪的还有潘琦、常剑钧、赖锐民、廖润柏(鬼子)、龙殿宝、刘冠英、刘冠兰……

此外,刘名涛积极参与、热心推动仫佬族第一部民间文学作品选集《仫佬族民间故事》的出版和仫佬剧奠基之作《潘曼小传》的创作、演出。1985年7月,他抱病参加自治县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恳切地谈到自己的心愿:“我热望我的家乡文事大兴,作家辈出。”

1985年7月,刘名涛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一次文代会上的讲话《我的贺词》(载1988年8月《丹凤》总第24期)首页

1990年1月,刘名涛逝世近两年后,其妻子林宝琼女士根据丈夫生前意愿,将家藏图书全部捐献给罗城图书馆。这是刘名涛为家乡作出的又一份奉献。

刘名涛对广西文化事业的贡献,正如广西社科联原副主席何异煌在《同代人的怀念》一文中所说:“他(刘名涛)的成就不仅表现在作品上,长期以来悉心于栽树育人,默默无闻地作垫脚石,在这方面他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刘名涛病逝后,原广西教育学院副院长龙明赋诗《悼刘名涛同志》,既饱含对文友的敬仰之情和无尽哀思,也是对刘名涛职业生涯的中肯评价。

相吟共唱昨投笺,忽报文星陨寂天。

博学长才胸若谷,良师益友意尤虔。

毕生勤职忘身瘁,终岁呕心化墨传。

纂志未酬今作古,哀思不尽吊朋贤。

为了纪念刘名涛,广西出版工作者协会组织编辑《刘名涛诗文集》,于1992年7月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 热线电话:0772-2826726

  •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专题专栏  

勤职忘身瘁 呕心化墨传 ——记仫佬族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刘名涛

来源: 柳州市档案馆  |   发布日期: 2024-12-27 10:07    |  作者: 吴锡刚

1988年3月11日凌晨,仫佬族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广西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刘名涛积劳成疾,不幸与世长辞,时年57岁。噩耗骤然传出,其亲朋好友纷纷为之惊愕叹息,沉痛哀悼。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广西诗词学会会长罗立斌含悲赋诗《悼刘名涛同志》,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之情。

初来八桂识斯文,红雨缤纷倍喜人。

一别十年经困厄,能伸不屈又逢辰。

才华焕发迎暾日,溪海编成费苦辛。

甫育园丁伤诀别,从兹顿少旧知音。



刘名涛生活照

头角峥嵘恰少年

刘名涛(1931—1988),字金福,1931年1月出生于广西省天河县城(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天河街)一个亦商亦农的家庭。其父亲刘才俊,字裕安,以经商为业。母亲温氏,罗城黄金镇寨道村湾洞屯人。四叔刘彦彬,是天河颇有名气的书画能手兼诗人。刘名涛兄妹三人,上有一位同父异母(潘氏)的姐姐刘恒春,下有一位胞妹刘丽月。


刘名涛的家乡天河镇(谢力摄)

刘名涛自幼天资聪敏,好学不倦。1943年初,他考上新创办的天河县立国民中学(今天河中学),编入第一班就读,课余博览群书,大凡旧小说、诸子百家,乃至旁门左道读物,均为涉猎对象。第二年春季学期,学校从桂林聘了一位名叫江波(江容安)的青年图音教师。远道而来的江波系江西省萍乡市安源镇人,毕业于设在桂林的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教学之余喜欢搜集民间的歌曲和图案,指导刘名涛等学生设计制作和演出皮影戏。江波后来转到设于宜山县(今河池市宜州区)的省立庆远中学(后相继改名庆远高中、宜山高中、河池高中)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成长为广西著名彩调艺术家。深受教益的刘名涛与江波老师结下了延续终生的师生情谊。

天河中学校门

1944年秋冬之际,侵华日军攻占天河,县立国民中学被迫停课,直至第二年抗战胜利后才恢复教学。其间,刘名涛自学《佩文韵府》,练习旧体诗,常与长者唱和,并兼学书画。1946年秋,他考入庆远中学初中第三十六班,广泛浏览现代文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等书刊,学写短篇小说、散文、杂文和新诗。1947年,刘名涛在宜山县《光报》发表处女作散文《秋夜》。1988年,河池师范专科学校(今河池学院)李果河在《仫佬族文学初览》一文里称《秋夜》为仫佬族散文创作的开篇之作。

1947年,省立庆远中学(河池高中前身)全景

那时,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宜山各校进步学生掀起“反内战,争和平,反独裁,争民主”的浪潮,刘名涛义无反顾地投入斗争行列。他负责编辑的班级壁报,以内容新颖、战斗力强著称,是在白色恐怖下,庆远中学坚持最久的进步壁报之一。1988年8月,其庆远中学同学、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谢师植在《悼念挚友刘名涛同志》一文中写到,刘名涛是同学辈中文采隽逸的佼佼者,虽然岁月悠悠,不知淡化了多少青年时期的美好回忆,但名涛这一时期所撰写的辛辣杂文和巧妙构思的政治漫画,至今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949年秋,刘名涛考上庆远高中第十一班,因才华出众、组织活动能力强,1950年秋季学期当选为宜山高中学生会主席。

1951年3月,他以宜山考点第一名成绩考入广西人民革命大学第三期第十八大队。该期旨在为军校输送人才,经过4个月的培训后,结业的1017名学员中绝大多数分配到中央各种军事干部学校,学习军事技术,投身国防建设。根据组织安排,刘名涛获择优留校,进入政治研究生室当研究生,计划深造两年后担任政治教员。同年8月,学校从桂林迁往南宁。1953年7月,刘名涛调到广西省委宣传部,随后在新设立的“学习室”担任全省干部理论学习辅导刊物《学习简讯》编辑。他发愤攻读政治经典著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经与何绍榜等同事多番努力,刊物质量明显提升,发行量达到7万多份。刘名涛发表的多篇政治理论文章,思路开阔,文风活泼,可读性强,能从不同角度启发读者的深思。他以省委宣传部学习室名义撰写的《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学习提纲,获得中共广西省委领导陈漫远的赞赏。1956年10月,在党的阳光沐浴下茁壮成长的刘名涛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内心向往已久的中共党员。

1952年7月,广西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室师生合影(前排左五为刘名涛)

1957年夏,在整风运动的“鸣放”阶段,出于希望上级领导能够广开言路,发扬民主,使社会主义事业更加繁荣昌盛的良好心愿,刘名涛写了一张题为《齐王纳谏》的小字报,被一些人指责为攻击党的领导,在支部大会上受到严厉批评。同年底,他被下放到临桂县农村“劳动锻炼”,半年多后调入县委宣传部任理论教员。

1958年冬,刘名涛调至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开始从事文艺创作及其组织指导工作。他热忱支持《刘三姐》创作和演出。1959年12月初,为了群策群力提高《刘三姐》剧本和演出质量,自治区文化局等单位召开文艺界座谈会。会上,针对宜山县文艺代表团、柳州市彩剧团演出的彩调剧《刘三姐》美术设计方面存在的欠缺,刘名涛建议多用写意来表现主题和人物,一切设计都要为了更好地表现戏里的思想内容。1960年7月,他随广西民间歌舞剧《刘三姐》演出团赴京演出。该团四进中南海怀仁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随后应邀到13个省区20多个城市巡回演出,历时一年之久。刘名涛先后在《光明日报》《民间文学》《南宁晚报》发表评论文章《从传说的刘三姐到舞台的<刘三姐>》《<刘三姐>创作中的一些问题》《歌声扬四海 三姐美名传》,带动各地报刊纷纷跟进报道和评论,促使《刘三姐》名震一时,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期,刘名涛成为《广西日报》副刊的重要作者之一。仅1962年,他就相继发表《谈癖》《结翰墨缘》《评论的文采》等10余篇文章,在广西文艺界和众多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其中,《谈癖》倡导“读书、治学、搞创作、做科学研究,一经成为生平至好,就自然产生一种爱之如命、锲而不舍的精神,任你道路如何崎岖,行步如何艰难,也要闯过去……让我们大家在为祖国建设而贡献本领的伟大号召下,多培养一些学癖和研究癖吧!”该文入选曾彦修、秦牧、陶白主编的《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杂文集》。《结翰墨缘》提出:“我国文学史上,文人结交良友,诗文往来,共同研讨,互相切磋,乃是普遍现象……如果大家都有愿望、有诚意去寻求自己的亲密的文友,结下翰墨之缘,或则谈诗,或则论文,或则出示作品互相品评,或则集体进行创作,定当能收取长补短之效”,传递了知识分子群体从心底发出的呼唤。《评论的文采》则鉴于部分理论批评文章索然寡味,令人难以卒读的现象,强调文艺评论作品必须讲究文采,让人读起来心旷神怡,如飨佳肴。时至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


朝耕暮耘在灵川

1964年春,广西开展“四清”运动,刘名涛被下放到灵川县。1966年5月“文革”爆发,他被强加“‘三家村’黑店广西分店的小伙计”“大毒草歌舞剧《刘三姐》的吹鼓手”等莫须有的罪名,遭受反复批判和人格侮辱,继而被发落到县革委会“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1973年秋,刘名涛恢复工作,先后任灵川县文化馆副馆长、县文化局副局长兼县文化馆馆长,积极推进全县文艺创作活动。他定期组织举办全县文艺创作培训班,对全县业余作者进行专业培训,要求每位学员每年报送一两篇有一定质量的作品,对于部分重点培养的农村业余作者,刘名涛时常下乡走访,与他们交流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惑释疑,坚定其写作信念;指导李应福、吕金华、熊伟等编辑办好《灵川文艺》,为全县文艺创作者提供展示平台;不辞辛劳为青年作者修改习作,对《灵川文艺》发表的新人新作进行扼要点评,赞扬其取得的创作成绩,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1973年9月,刘名涛调入灵川县文化馆的工资介绍信

1975年秋,刘名涛(第二排右五)和灵川县文艺培训班学员合影(毛锦新提供)

在刘名涛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县文艺创作队伍逐渐壮大,文艺创作活动很快活跃起来。《灵川县志》记载:“刘名涛在灵工作多年,对灵川文学艺术创作颇有影响。”1978年9月调离灵川后,刘名涛仍与灵川的同仁保持联系,持续给予支持和帮助,乐见灵川文艺人才的成长。1983年11月3日,他在致廖江(后任县志办主任、《灵川县志》主编)的信中写道:“每当看到灵川的故友发表作品,我似乎都有一种愉悦甜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同你们一起分享个中快乐。这次在《桂林文艺》上看到熊伟和金华各发了一篇小说,就想向他们祝贺。原谅我穷忙,无暇给他们写信,请把这封信转他们看,也算写给他们的。”其对灵川文艺界好友的牵挂和关怀之情,跃然纸上。1985年秋,刘名涛在《衔书诗辑》第三辑发表《致灵川诸友》,表达对曾经工作、生活了14年的第二故乡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

灵川奔海势如龙,上有青狮后继丰。

千古甘棠更故道,江流从此接天通。

1983年11月3日,刘名涛写给灵川县廖江的信

他不仅关心灵川的文学新人,对认识的其他热爱文学的青少年同样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关爱。在灵川期间,刘名涛对桂林文艺女青年孙如容、诗童苏庆精心指导,为八桂文坛留下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

1973年,与刘名涛相识的时候,孙如容还是桂林地区园艺场一位20多岁的工人,劳动之余创作发表了若干小诗,但对文学的理解和诗的鉴赏力还较为幼稚,常常会为一些华美的诗句所迷惑而忽略对其内涵的领会。在一次文艺创作会议期间,刘名涛专门与孙如容探讨一首诗,指出其虚张声势,说它是在华美词句下掩盖着内容的贫弱和空虚,希望孙如容引以为戒。会后不久,孙如容收到刘名涛寄来一封厚达14页的信。信中,刘名涛特意挑选一首同题诗,将它与前诗抄列在一起,详细评析它们的优劣,还特别谈到诗的形象的准确、贴切、创新等问题,让初学写诗的孙如容受益匪浅并深深感动。在刘名涛的热心指导和鼓励帮助下,孙如容的文学创作日趋成熟,成果丰硕。2024年10月中旬,在漓江出版社编辑岗位上退休多年的孙如容回忆往事,动情地说:“四五十年前的许多情景细节都模糊了,但刘名涛老师对我的帮助,我永远感念在心!”

苏庆,少小好学,博闻强记,七岁读毛选五卷,烂熟中外地图,尤以朗诵诗歌见称。1977年秋,在桂林市曙光小学二年级就读的苏庆开始习韵学诗。其父母爱子心切,让他拜刘名涛为师。为了培养苏庆,刘名涛循序渐进,倾胸中所学,悉心指点,多次带这位出众诗童会见文坛诗友,与长者对诗,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并以第三者身份撰写《新红嫩绿喜报春——小苏庆会诗记》,向世人介绍他这位得意门生。刘名涛去世后,其生前好友、苏庆的父亲苏上杰翻阅刘名涛留下的《写作剪集》,发现其间“我与苏庆”保存的文章、照片,是心爱的儿子在刘名涛的润育下成长的生动体现。睹物思人,苏上杰失声痛哭……

刘名涛逝世二三十年后,他对灵川文化事业的贡献仍让当年的灵川县同事难以忘怀。1965年调入县文化馆的毛锦新,与刘名涛共事多年,交往密切。他在《忆灵川县文化馆老馆长刘名涛》一文中写到,刘名涛为灵川培养了一批优秀创作人才,如《桂林日报》原副总编辑吕金华、《桂林日报》副刊部原编辑骆绍刚、灵川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熊伟、农民作者秦亿生等,都是刘名涛热情指导过的培训班学员或业余作者。2024年秋,笔者采访毛锦新、吕金华、熊伟等人,对于才华横溢、古道热肠的刘名涛,他们始终充满敬重之情。毛锦新、吕金华分别提供了刘名涛赠送给其个人的书法作品《赞歌唱给英雄听》(刘名涛诗)、《青松》(陈毅诗)的图片。

1978年3月,刘名涛(左)与灵川县文化馆同事吕金华(中)、熊伟赴武汉采访,在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合影

1977年12月,刘名涛书写诗作《赞歌唱给英雄听》(毛锦新提供)


除了致力于培养文艺人才,刘名涛在新诗创作上也有建树。1960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桂林到阳朔的游船上,仔细地审查了正在施工中的青狮潭水库工程设计图。刘名涛以上述题材撰写的悼念诗《青狮寄语——缅怀敬爱的周总理》,于1978年3月5日——周恩来总理诞辰80周年之际,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学节目中配乐广播。他和李肇隆、黎少华、秦亿生等人共同创作的新诗中,《瑶山新户》《新牛倌》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3月出版的《红棉花开——广西叙事民歌选》,《桂江的女儿(组诗)》被评为《桂林文艺》1978年优秀诗歌三等奖。

灵川青狮潭水库(阳成斌摄)


春秋鼎盛结硕果

1978年秋,刘名涛调回南宁,历任广西人民出版社编辑、文艺编辑室副主任和广西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第六届广西政协委员等职。时逢改革开放年代,广西文艺、出版等各项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刘名涛的才华得以充分发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78年秋,刘名涛调入广西人民出版社。图为该社旧址办公楼一角

作为一名资深编辑,刘名涛曾说:“有什么能比埋没作品、埋没作者更能使作为编辑的人感到惭愧的呢?”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工作期间,他几乎把全部精力和时间放在编务上,专心致志帮助作者写好书稿,先后组织和编出了“美学知识丛书”“抗战时期桂林文化运动资料丛书”“历代类诗丛书”“中国古典小说纵横谈丛书”以及《彩云归》《桂林山水传说》等等。在组稿和编审过程中,他与区内外许多作者建立密切联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其工作作风、人格魅力感染了不少作者和同行。

1984年,刘名涛(左二)与同事参加河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学习班,在少林寺前合影

1981年,湖南零陵师范专科学校(今湖南科技学院)女青年教师张先瑞赴庐山参加会议,遇到文坛前辈刘名涛,双方一见如故,会后书信往来,达成忘年的文字之交。凡张先瑞寄给刘名涛看的稿子,刘名涛每次都提出极为精辟、中肯的看法,使她深受启发。多年以后,已成为湖南文艺出版社编辑的张先瑞在《再也收不到回信……》一文中深情写道:“如果说我在写作的过程中遭到失败或者受到冷遇时,能够绝不妄自菲薄,如果说我在编辑工作中尽量认真地发掘来稿中的可取之处并恳切地给那些素不相识的作者复信而由此受到作者的好评,那么,刘老师对我的影响,他的勖勉和帮助,是不可低估的。”

1987年,刘名涛担任杨光治(时任花城出版社诗歌编辑室主任)所著《唐宋词今译》的责任编辑,为该书的出版付出了很多心血。同年中秋之夜,杨光治展读从未见过面的刘名涛的来信,百感交集不能自已,即写了一首七绝给刘名涛,表达对挚友的怀想之情。

邕江本是连珠江,底事天涯各一方?

举盏问花花不语,轻舒彩袖叩西窗。

刘名涛收到诗后,写成一首题为《想起神交之初步韵呈光治兄》的七绝答复。

珠江浩荡挽邕江,把袂联翩向远方。

水自融融人未见,缘悭惟望梦西窗。

这首和诗所表达的深情厚意,使杨光治感到无比温暖。次年3月,杨光治惊闻刘名涛去世的消息,黯然泪下。

调回南宁后,刘名涛创作的文艺评论、新诗、旧体诗等作品颇有影响,引起诸多同道共鸣。其中,《在实践的检验下——<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辩》主张,文学的现实主义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发挥创造性的天地,任何人也不应该用死硬的教条给人们画出一条固定不移的小路来。该文收入中国人民大学选编的当代文论资料,并为《新华月报》文摘版存目。《文贵奇》郑重提出,独创,拿出人们叹为奇观的东西来,这是作家责无旁贷的天职,也是读者的迫切愿望。与丘振声合作的长篇论文《万古云霄一羽毛——诸葛亮艺术形象的生命力》探讨了诸葛亮形象为什么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荣获广西中国文学学会第一届(1984—1987)优秀成果奖。民歌体新诗《木叶歌》诗风清新,情趣盎然,入选《广西新时期十年诗选——撒向春天的诗》。他的旧体诗多写景抒怀,气势恢宏,感情浓烈而深沉。比如《题凤凰山》:

参天拔地傲苍穹,十万名山我一峰。

不与桂林争独秀,蓬蒿亦自有高风。

罗城凤凰山(刘宏韬摄)


刘名涛才思敏捷,对对子亦是他的拿手好戏。1981、1982年,他连续两年参加《广西日报》春节征联比赛,分别名列第二名和榜首。其中,1981年获奖的一副对联,真实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广西城乡呈现的一派丰收、繁荣景象。

农村兴旺,同庆丰收,谷似金山棉似海。

城市繁荣,共迎新岁,车如流水马如龙。


一腔热忱付乡关

刘名涛自号“天河山里人”,尽管长期在外地工作,但他乡土情深,热诚服务桑梓,为本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学新人的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罗城文坛深孚众望的领军人物。

刘名涛热恋自己的故乡。1986年1月26日,他在给天河中学任教的族侄刘冠兰的信中谈到,家乡的春节,人情味很重,很想回乡重温儿时的情趣。特别是家乡的山山水水,更是诱人。在天河大桥上凭栏而望,那远去的流水,婆娑的竹林,濛濛渺渺的山岚,轻轻淡淡的炊烟,简直是百看不厌。1987年清明回乡期间,他欣然左手执笔为温远涛书写题词:“笑声常在家乡中”。

1987年清明回乡期间,刘名涛左手执笔为温远涛书写题词:“笑声长在故乡中”(温远涛提供)


刘名涛竭力支持仫佬山乡文艺刊物《丹凤》、诗刊《衔书诗辑》的出版。

1980年秋,他回罗城组织仫佬族民间故事稿件时,建议将县文化馆编辑出版的《罗城文艺》,取罗城八景之一“丹凤衔书”之意,改名为《丹凤》。他不仅给《丹凤》题写刊名,还时常牵挂在心,为之拓宽稿件来源,督促编辑们提升刊物质量,扩大影响。1982年12月,在回家乡疗养期间,刘名涛应县文化局之约,举行两天文学讲座,畅谈诗歌、小说、散文、民间故事等方面的问题,对《丹凤》第2期作品逐篇发表了评论。有一次,他在给县文化局副局长龙殿宝等人的信中说,《丹凤》名义上是罗城县一个县的刊物,实际上却是仫佬族一个民族的刊物,这样来估价它的意义,就重大得多了。希望你们这些仫佬族的文学中坚,尽一切力量把这么一个仅有的刊物办好。

1981年,刘名涛为《丹凤》创刊号题写刊名


1984年8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协成立衔书诗会,编印会刊《衔书诗辑》,由何宝鼎担任会长兼主编。刘名涛应邀出任衔书诗会顾问,陆续寄送的数十首旧体诗相继在《衔书诗辑》发表。这些诗作中,描绘天河八景的《天河》、论述写诗感受的《祝衔书诗会成立》让家乡读者叹为观止,如今许多后辈赋诗写文仍不时引用。

天河

九曲龙江挽小江,洞天偕乐北陵苍。

渔翁独爱三潮唱,金榜留香题凤凰。

祝衔书诗会成立

一句三吟苦费心,诗成犹怕未含情。

罗城自古文章好,莫遣先人有憾声。

刘名涛热心于对家乡文学后辈的培养、扶持,呕心沥血,卓有成效,令受教者刻骨铭心。

唐海涛1974年肄业于罗城高中,考入广西壮剧团任演员。1980年底,他师从刘名涛,开始学习文学创作。刘名涛一再对唐海涛说:“要把眼光放到永恒的主题——爱,爱家乡,爱人,用爱去拥抱青山绿水。这样写出的东西不仅别有风味,还特别有生命力。”在刘名涛的针对性辅导和极富远见的点拨下,唐海涛从1982年发表处女作《当她绝望的时候》起,几年间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电影剧本20余篇,成为区内外注目的一位文学新秀。其中,《香岛》获《民族文学》1985—1987年优秀作品山丹奖,《猎人的子孙》获广西第二届少数民族优秀作品奖,《南部之星》获广西1988—1989年优秀报告文学奖。中短篇小说集《香岛》1993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玛拉沁夫为之作序。唐海涛发自肺腑地说:“假如没有刘名涛老师的细心指教,就没有我后来的创作成果。”


1987年11月,刘名涛(左)、唐海涛参加在罗城召开的第三届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讨论会暨仫佬族文学讨论会合影

与唐海涛相似,吴邦国也在刘名涛的引领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99年8月,吴邦国在《师情长在墨缘中——忆刘名涛先生》一文中写道:“在刘名涛先生悉心指导与帮助下,我的处女作终于在县刊《丹凤》发表了。尔后又陆陆续续地在地区、省级、国家级的报刊上发表一些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刘名涛先生的栽培,凭着我的拙才根本不可能发表什么文学作品,更谈不上在什么级别的刊物发表了。”字里行间,饱含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1984年初,温远涛的散文诗处女作《天河》在《丹凤》发表,引起刘名涛的关注。此后,刘名涛对他的文学创作给予热情鼓励和悉心指导;为他评论陈政著作《字源谈趣》一书的文章《精心于趣,着眼于源》润色,推荐在《新书报》发表,这是温远涛在全国性报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2024年12月,已公开发表作品上百万字的温远涛感慨地说:“刘老师对青年人的培养,极为真诚和尽心。他写给我的21封41页书信,是一笔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1987年清明回乡期间,刘名涛(中)与温远涛(左)、陈世良合影(温远涛提供)

罗城作家队伍中,或多或少得到刘名涛教益和启迪的还有潘琦、常剑钧、赖锐民、廖润柏(鬼子)、龙殿宝、刘冠英、刘冠兰……

此外,刘名涛积极参与、热心推动仫佬族第一部民间文学作品选集《仫佬族民间故事》的出版和仫佬剧奠基之作《潘曼小传》的创作、演出。1985年7月,他抱病参加自治县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恳切地谈到自己的心愿:“我热望我的家乡文事大兴,作家辈出。”

1985年7月,刘名涛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一次文代会上的讲话《我的贺词》(载1988年8月《丹凤》总第24期)首页

1990年1月,刘名涛逝世近两年后,其妻子林宝琼女士根据丈夫生前意愿,将家藏图书全部捐献给罗城图书馆。这是刘名涛为家乡作出的又一份奉献。

刘名涛对广西文化事业的贡献,正如广西社科联原副主席何异煌在《同代人的怀念》一文中所说:“他(刘名涛)的成就不仅表现在作品上,长期以来悉心于栽树育人,默默无闻地作垫脚石,在这方面他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刘名涛病逝后,原广西教育学院副院长龙明赋诗《悼刘名涛同志》,既饱含对文友的敬仰之情和无尽哀思,也是对刘名涛职业生涯的中肯评价。

相吟共唱昨投笺,忽报文星陨寂天。

博学长才胸若谷,良师益友意尤虔。

毕生勤职忘身瘁,终岁呕心化墨传。

纂志未酬今作古,哀思不尽吊朋贤。

为了纪念刘名涛,广西出版工作者协会组织编辑《刘名涛诗文集》,于1992年7月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电话:0772-2826726

桂ICP备05000415号 桂公安网备 450205020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