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业务专题

专题专栏

从老旧档案谈档案宣传

  发布日期: 2018-04-15 17:35    |  作者: 柳州市柳南区档案局 兰洁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阶段取得的伟大成就,伟业的最佳见证,真实的历史事件记载都需要形成档案,永久保存下来。

档案具有凭证作用。各个层次各个单位包括普通百姓在特定的场合都需要用档案。比如解决纠纷、房产、待遇、工龄等等问题,不查档案就解决不了,福利就享受不到。就拿2月22日柳州市社保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政策的通知》来说,该规定指出,柳州市从3月1日起停止办理养老保险中断补缴业务,导致许多群众连夜排队,档案馆查档人数激增,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单位,柳南区档案局及时调整工作时间,对移交进档案馆的破产企业的相关档案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搜索,并根据各企业的性质制作了相应的快速搜索目录,针对群众关切的个人档案、工资表、晋升材料及养老保险手册等,我局制作了电子文档,便于在群众前来咨询查档时能及时找到,快速办结。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的群众因为档案的缺失导致没有相关的材料佐证而需要多补缴养老金,这件事乍看之下跟档案部门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档案宣传存在的弱点。

新时代的档案工作,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重从前端控制、过程把控、后期整合3个方面。所谓前端控制,就是将档案工作提前到实践的初期阶段,首先是开展广泛而有效的宣传活动,让社会大众从充分了解“档案”,在接收档案入馆时从源头上把握,主动介入,确定归档的范围及要求,细化归档操作流程,紧接着是过程把控,就是把控好实施过程中档案管理的关键环节,规范开展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最后是后期整合环节,就是要把前期工作中收集到的所有档案再次检查,按要求登记保存,真正做到应建尽建、应归尽归、应收尽收,切实保证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而这一切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宣传”这个前提条件,试想一下,假如平时忽略了对“档案”保存重要性的宣传,那么在企业破产时,企业成立、运行的各种材料,员工的个人档案等材料就不可能做到保存完善,全数收纳进馆,受害的最终还是群众。

再说一个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经历的例子。2012年的央视春晚,因为一个叫大萌子的网友,在微博中晒出了父亲和自己1岁至30岁的合照,本只想作为父亲生日的贺礼却因为该组照片背后传达的情谊而感动了全国人民,在该组均由其母亲拍摄的照片上,大萌子详细的标注了拍摄地点和当年发生的重大事情,照片中的女儿茁壮成长,父亲却日渐老去,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这就是家庭档案的魅力所在。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有无数的证件、证明,也有无数的精彩瞬间,还有数不清的收据和数据,如果都能像大萌子那样分类做好收集和保存,那么这些档案将成为日后美好的回忆凭据,可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呢?是不是拿一个盒子装起来就可以了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开展宣传,结合不同的活动主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庭档案的宣传,通过树立典型带动身边的人,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工作需要,更是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会保存家的温暖,

当然,笔者认为,所谓开展宣传并不仅仅是填鸭式的死记硬背或者是在特定节日里针对特定人群开展的走形式式的宣传活动,而是让人们从根本上了解档案,尊重档案,因为只有充分尊重档案才能对档案里提及的过往真正做到入脑入心,才能在大是大非前知荣辱。就拿前些日子两名男子穿着日本军服,在江苏南京紫金山抗日守军碉堡前摆造型拍照这件事来说,照片中的碉堡位于孝陵卫,是抗战时期一处中国守军的营连观测所,见证了1937年12月那场惨烈的西山战斗。在如此严肃的“历史现场”,两名男子身着日本军服,手持军刀,合影拍照,其行为是多么的可笑。无独有偶,近年来类似的“闹剧”时有发生。比如,去年8月就发生过两起,先是网友微博曝光了“四名男子穿日军军服在四行仓库拍照”;其后,广西宾阳黎塘镇两名男子“想当网红”,身穿日本服装在宾阳高铁站作秀。这些行为一经曝光,就引发了社会的一致谴责。对于抗战历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有公论。虽然每年各地都会举办相应的展览、讲座,广播、电视和各大自媒体也不停的宣传着我们的中国梦,但是着日本军服,在抗战历史遗址“恶搞”这类事情的层出不穷还是值得我们深思。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笔者认为,新时代的档案工作应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馆藏充分发掘馆藏资料,创新档案文化宣传方式,围绕时下中心热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宣传活动,加快家庭档案的建立和普及,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创新性发展,从而使档案真正实现资政、教化、育人的功能。


  •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 热线电话:0772-2826726

  •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专题专栏  

从老旧档案谈档案宣传

  发布日期: 2018-04-15 17:35    |  作者: 柳州市柳南区档案局 兰洁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阶段取得的伟大成就,伟业的最佳见证,真实的历史事件记载都需要形成档案,永久保存下来。

档案具有凭证作用。各个层次各个单位包括普通百姓在特定的场合都需要用档案。比如解决纠纷、房产、待遇、工龄等等问题,不查档案就解决不了,福利就享受不到。就拿2月22日柳州市社保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政策的通知》来说,该规定指出,柳州市从3月1日起停止办理养老保险中断补缴业务,导致许多群众连夜排队,档案馆查档人数激增,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单位,柳南区档案局及时调整工作时间,对移交进档案馆的破产企业的相关档案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搜索,并根据各企业的性质制作了相应的快速搜索目录,针对群众关切的个人档案、工资表、晋升材料及养老保险手册等,我局制作了电子文档,便于在群众前来咨询查档时能及时找到,快速办结。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的群众因为档案的缺失导致没有相关的材料佐证而需要多补缴养老金,这件事乍看之下跟档案部门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档案宣传存在的弱点。

新时代的档案工作,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重从前端控制、过程把控、后期整合3个方面。所谓前端控制,就是将档案工作提前到实践的初期阶段,首先是开展广泛而有效的宣传活动,让社会大众从充分了解“档案”,在接收档案入馆时从源头上把握,主动介入,确定归档的范围及要求,细化归档操作流程,紧接着是过程把控,就是把控好实施过程中档案管理的关键环节,规范开展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最后是后期整合环节,就是要把前期工作中收集到的所有档案再次检查,按要求登记保存,真正做到应建尽建、应归尽归、应收尽收,切实保证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而这一切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宣传”这个前提条件,试想一下,假如平时忽略了对“档案”保存重要性的宣传,那么在企业破产时,企业成立、运行的各种材料,员工的个人档案等材料就不可能做到保存完善,全数收纳进馆,受害的最终还是群众。

再说一个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经历的例子。2012年的央视春晚,因为一个叫大萌子的网友,在微博中晒出了父亲和自己1岁至30岁的合照,本只想作为父亲生日的贺礼却因为该组照片背后传达的情谊而感动了全国人民,在该组均由其母亲拍摄的照片上,大萌子详细的标注了拍摄地点和当年发生的重大事情,照片中的女儿茁壮成长,父亲却日渐老去,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这就是家庭档案的魅力所在。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有无数的证件、证明,也有无数的精彩瞬间,还有数不清的收据和数据,如果都能像大萌子那样分类做好收集和保存,那么这些档案将成为日后美好的回忆凭据,可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呢?是不是拿一个盒子装起来就可以了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开展宣传,结合不同的活动主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庭档案的宣传,通过树立典型带动身边的人,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工作需要,更是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会保存家的温暖,

当然,笔者认为,所谓开展宣传并不仅仅是填鸭式的死记硬背或者是在特定节日里针对特定人群开展的走形式式的宣传活动,而是让人们从根本上了解档案,尊重档案,因为只有充分尊重档案才能对档案里提及的过往真正做到入脑入心,才能在大是大非前知荣辱。就拿前些日子两名男子穿着日本军服,在江苏南京紫金山抗日守军碉堡前摆造型拍照这件事来说,照片中的碉堡位于孝陵卫,是抗战时期一处中国守军的营连观测所,见证了1937年12月那场惨烈的西山战斗。在如此严肃的“历史现场”,两名男子身着日本军服,手持军刀,合影拍照,其行为是多么的可笑。无独有偶,近年来类似的“闹剧”时有发生。比如,去年8月就发生过两起,先是网友微博曝光了“四名男子穿日军军服在四行仓库拍照”;其后,广西宾阳黎塘镇两名男子“想当网红”,身穿日本服装在宾阳高铁站作秀。这些行为一经曝光,就引发了社会的一致谴责。对于抗战历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有公论。虽然每年各地都会举办相应的展览、讲座,广播、电视和各大自媒体也不停的宣传着我们的中国梦,但是着日本军服,在抗战历史遗址“恶搞”这类事情的层出不穷还是值得我们深思。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笔者认为,新时代的档案工作应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馆藏充分发掘馆藏资料,创新档案文化宣传方式,围绕时下中心热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宣传活动,加快家庭档案的建立和普及,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创新性发展,从而使档案真正实现资政、教化、育人的功能。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电话:0772-2826726

桂ICP备05000415号 桂公安网备 450205020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