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技术与档案管理——浅谈柳州市柳江区法院创新档案管理新方法
创新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基础是完善的基础设施、设备和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目的是提高档案保护、档案利用和档案服务的效果。2017年9月18日,柳州市柳江区法院综合档案室以97.8分顺利通过了由广西区档案局、区高院组成的联合检查验收组的验收,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78家特级档案室。柳江区法院综合档案室的顺利通过检查验收,主要得益于柳江区法院综合档案室规范的管理和完善的设备和设施,特别是在创新档案管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检查验收组的认可和肯定。
一、基本概况
柳州市柳江区人民法院档案室成立1953年。现有档案库房两间共178平方米,设有独立的档案办公室、整理室及阅卷室共72平方米,库存有诉讼档案85994卷、文书档案1288卷、会计档案1734卷、基建档案45卷、设备档案26卷、照片档案782张、录像带291盘,实物档案67件,是一个门类齐全的综合档案室。
二、主要做法
柳江区法院档案工作始终坚持 “抓基础,强管理;抓完善,上等级;抓编研,优服务”的总体工作思路,切实把加强档案管理创新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加强和完善档案室的软件、硬件设施设备,以达到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智能化及服务便民化目标。
(一)人员专业化。柳江区法院2015年专门招录档案学科专业人才,并配备6名专职档案员,同时还从各部门选取业务能力强的干警兼任档案管理员,不断夯实档案管理人才基础,改变以往将老、弱退二线干部安排到档案室工作的做法。实现档案工作人员专业化的目标。
(二)库房智能化。柳江区法院档案室先后安装了远程监控、气体消防灭火和恒温恒湿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手机短信实时接收库房温、湿度变化情况。实现档案库房管理智能化。
(三)档案数字化。柳江区法院自2015年8月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至今,已完成11万卷、340余万页的档案扫描工作,现在柳江区法院每年审理的案件约6500件,形成的档案约15000卷。基本实现档案整理与档案数字化同步完成。
(四)创新档案管理新模式——二维码技术与档案管理。柳江区法院通过与上海中信集团定制开发档案管理系统。该档案管理系统集档案的接收、自动生成归档号及二维码、链接档案数字化成果、提供电子档案查(借)阅利用等功能于一体,并能通过档案管理内网系统异地查档。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档案利用便便捷化。
1. 电子档案新方式—— 二维码使用。二维码是一个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形成的平面几何图形,在几何图形中可以通过编码技术来存储数字、汉字或图片。档案条码技术就是通过档案管理系统为每一份档案编制唯一二维码,赋予了每份案卷“身份证”,只要扫描二维码,即会弹出案卷的基本信息(信息包括:当事人、案号、归档号等),并能快速获知档案存放准确位置,有效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2. 二维码与档案数字化成果对接,档案利用服务效率得到大提升。通过专门定制开发的档案管理系统,将二维码与档案数字化成果的对接,扫码及可打开相应的电子档案,将档案成果转化为人们触手可及的信息,实现了档案查(借)阅无纸化、智能化,大大提升了档案(查)借阅工作效率,为查阅人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同时,柳江区法院有3个派出法庭,分布在辖区内的乡镇。在乡镇的派出法庭只需要在档案管理内网系统异地微机上登录账号,填写申请,经过审批和授权,就可以在微机上阅读电子档案,也可以自主打印。异地查档的实现,当事人不再用从乡镇赶到城区来查档,为案件当事人提供了服务便利,也大大提高了法庭的工作效率。实现档案利用的便捷化。
创新是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柳江区法院综合档案室通过档案工作人员专业化、库房管理智能化、档案数字化,同时开发新的档案管理系统,把二维码技术运用于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接收,自动生成归档号及二维码,链接档案数字化成果,实现档案查(借)阅利用无纸化和档案管理内网异地查档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利用和保护效果。柳江区法院综合档案室创新档案管理新模式,为今后的档案工作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案件当事人将本人身份证放到读卡器上即可自动登录档案管理系统,系统弹出当事人的电子卷宗,当事人在得到档案管理人员的授权后便可在线查看电子档案并根据需要进行打印)
(公安干警正在利用档案管理系统查阅电子档案)
(每份案卷都有唯一二维码)
(档案员在粘贴档案二维码)
(档案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二维码,可批量打印,方便快捷)
(档案二维码打印中)
|
二维码技术与档案管理——浅谈柳州市柳江区法院创新档案管理新方法
创新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基础是完善的基础设施、设备和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目的是提高档案保护、档案利用和档案服务的效果。2017年9月18日,柳州市柳江区法院综合档案室以97.8分顺利通过了由广西区档案局、区高院组成的联合检查验收组的验收,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78家特级档案室。柳江区法院综合档案室的顺利通过检查验收,主要得益于柳江区法院综合档案室规范的管理和完善的设备和设施,特别是在创新档案管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检查验收组的认可和肯定。
一、基本概况
柳州市柳江区人民法院档案室成立1953年。现有档案库房两间共178平方米,设有独立的档案办公室、整理室及阅卷室共72平方米,库存有诉讼档案85994卷、文书档案1288卷、会计档案1734卷、基建档案45卷、设备档案26卷、照片档案782张、录像带291盘,实物档案67件,是一个门类齐全的综合档案室。
二、主要做法
柳江区法院档案工作始终坚持 “抓基础,强管理;抓完善,上等级;抓编研,优服务”的总体工作思路,切实把加强档案管理创新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加强和完善档案室的软件、硬件设施设备,以达到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智能化及服务便民化目标。
(一)人员专业化。柳江区法院2015年专门招录档案学科专业人才,并配备6名专职档案员,同时还从各部门选取业务能力强的干警兼任档案管理员,不断夯实档案管理人才基础,改变以往将老、弱退二线干部安排到档案室工作的做法。实现档案工作人员专业化的目标。
(二)库房智能化。柳江区法院档案室先后安装了远程监控、气体消防灭火和恒温恒湿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手机短信实时接收库房温、湿度变化情况。实现档案库房管理智能化。
(三)档案数字化。柳江区法院自2015年8月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至今,已完成11万卷、340余万页的档案扫描工作,现在柳江区法院每年审理的案件约6500件,形成的档案约15000卷。基本实现档案整理与档案数字化同步完成。
(四)创新档案管理新模式——二维码技术与档案管理。柳江区法院通过与上海中信集团定制开发档案管理系统。该档案管理系统集档案的接收、自动生成归档号及二维码、链接档案数字化成果、提供电子档案查(借)阅利用等功能于一体,并能通过档案管理内网系统异地查档。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档案利用便便捷化。
1. 电子档案新方式—— 二维码使用。二维码是一个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形成的平面几何图形,在几何图形中可以通过编码技术来存储数字、汉字或图片。档案条码技术就是通过档案管理系统为每一份档案编制唯一二维码,赋予了每份案卷“身份证”,只要扫描二维码,即会弹出案卷的基本信息(信息包括:当事人、案号、归档号等),并能快速获知档案存放准确位置,有效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2. 二维码与档案数字化成果对接,档案利用服务效率得到大提升。通过专门定制开发的档案管理系统,将二维码与档案数字化成果的对接,扫码及可打开相应的电子档案,将档案成果转化为人们触手可及的信息,实现了档案查(借)阅无纸化、智能化,大大提升了档案(查)借阅工作效率,为查阅人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同时,柳江区法院有3个派出法庭,分布在辖区内的乡镇。在乡镇的派出法庭只需要在档案管理内网系统异地微机上登录账号,填写申请,经过审批和授权,就可以在微机上阅读电子档案,也可以自主打印。异地查档的实现,当事人不再用从乡镇赶到城区来查档,为案件当事人提供了服务便利,也大大提高了法庭的工作效率。实现档案利用的便捷化。
创新是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柳江区法院综合档案室通过档案工作人员专业化、库房管理智能化、档案数字化,同时开发新的档案管理系统,把二维码技术运用于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接收,自动生成归档号及二维码,链接档案数字化成果,实现档案查(借)阅利用无纸化和档案管理内网异地查档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利用和保护效果。柳江区法院综合档案室创新档案管理新模式,为今后的档案工作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案件当事人将本人身份证放到读卡器上即可自动登录档案管理系统,系统弹出当事人的电子卷宗,当事人在得到档案管理人员的授权后便可在线查看电子档案并根据需要进行打印)
(公安干警正在利用档案管理系统查阅电子档案)
(每份案卷都有唯一二维码)
(档案员在粘贴档案二维码)
(档案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二维码,可批量打印,方便快捷)
(档案二维码打印中)
|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电话:0772-2826726
桂ICP备05000415号 桂公安网备 450205020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