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馆藏纵览 >> 柳州今昔

馆藏纵览

柳城县文场的传承和发展

  发布日期: 2017-12-05 16:43    |  作者: 柳城县档案局 韩建茂

柳城县文场曾在广西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它的传承和发展是文化柳城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曲折变化历程。 

一、柳城县文场的由来

文场是一种用桂柳方言(广西官话)来演唱的曲艺,属于琴书类,流行于广西桂北、桂中、桂西以及桂东北等讲广西官话的地区。文场在广西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民国初年,桂林文场老艺人李子忠,曾在柳州电灯局和张席卿、沈善文、吴岳伯、海叔举、覃国甫等共同研习文场,统一了唱腔。 

柳州的沈善文、李卓裁等,先后到桂林拜访老艺人李景修等,和他们互相交换意见,共同提高。柳城、融安、鹿寨等地,也经常有人到柳州找些文场爱好者弹弹唱唱。他们是广西玩文场的第一辈民间艺人。 

民国初年至民国十几年,柳城有覃荣贵、阮寿、韦志诚等人在弹唱文场,他们在带动后学和传承文场方面,都很有成绩。 

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又有文场艺人蒋匡、蒋永和从外地学成文场后回到县城凤山传授,使凤山成为文场活动较早的地方。 

在大埔,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个叫黄虞臣的师傅,他从外地学成多种戏曲。回到本地后,他既教桂戏,也教文场。当时伴随他传教的还有个叫王汉臣的师傅,吸引了一批青年积极跟他们学习。例如:何瑞光、邓荣辉、蒋有和、刘祝南、邓九娘、何长康、何凤金、何凤培、盲人杨亚长夫妇等,都是在他俩的传授下出师的,其后,这些人成了柳城县有名的文场艺人。 

二、柳城县文场的传承和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前,文场在柳城便有较为广泛的流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方针的指引下,文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五十年代,群众自发组织了很多业余文艺团体,学文场、桂戏、彩调等,使文场从过去家庭式的传唱活动,走出到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演唱。逢年过节或假日,有时独立成场、有时参与各种综合性演出,使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到文场曲艺。 

自1953年起,县文化馆致力于彩调、文场曲目的发掘整理、组织创作、培训辅导业余作者。柳城县还多次举办“彩调节”、“农村舞台”等类型的业余会演和调演,促进了舞台艺术的繁荣和业余演唱团队及彩调、文场艺术的健康发展。 

进入上世纪“文革”时代,柳城县文场有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但仍然有人或明或暗地学、唱,只不过它又回到了较为隐蔽的家庭式的传唱活动。 

八十年代,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柳城县文场又活跃起来,出现了许多专门演唱文场的活动点,有的一个乡镇有两三个点,乡与乡之间文场艺人,你来我往,交流学习较为频繁。凤山的文场组织,与柳州的文场组织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常切磋演技。柳州较为有名的文场老艺人何汉湘、章九英夫妇(柳城人)经常回大埔、凤山传经送艺,给柳城县的文场注入新的活力。凤山镇的文场组织,在杨木火、何金元师傅的主持下,请了柳州的文场师傅陈锦文(女)作导演,排演了《瞎子算命》、《陈姑追舟》、《西湖借伞》、《尼姑下山》等剧目,在凤山、东泉、太平等地演出,群众踊跃观看,深受称赞。 

1980年,柳城县举办第一届文艺大解放会演中,大埔镇业余曲艺队参赛节目《浩劫泪》囊括了赛会所设全部五项(导演、创作、音乐、演出、优秀演员)大奖,创造了柳城县会演史的空前纪录。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柳城县文场挂衣舞台演出较为活跃。在何瑞光师傅的组织带领下,演出了《双算命》、《女儿怒》和《生财有道》等文场剧目,并在汇演中获奖。广西著名文场专家何红玉于1991年或1992年来凤山大埔进行调研,充分肯定柳城文场的特色。  

进入九十年代末以来,柳城县文场逐渐萎缩。县文化馆收集有文场曲目60首,文场《琴弦曲谱》一本(复印件。民国二十六年上浣荔江伯坚英磷《琴絃曲谱》曾日照珍藏荔浦益兴石印出版)。县文联编撰出版了黄庆华搜集整理的《柳城文场曲谱集》,收入曲目30首。2011年6月,我县在县文化馆成立了柳城县文场曲艺社,聘请柳城中学教师张向群为社长,聘请翁庆玲、梁晓庄、覃国荣等为副社长;聘请杨朝权为艺术总监。县文场曲艺社组织排演活动,自编自演节目,参加全自治区文场比赛获演出奖;在2011年全自治区彩调艺术节,县文场曲艺社参加节目获多项奖励。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文场老艺人已相继辞世,多元文化出现、文化娱乐方式日渐多样化,现代青年人不熟习、不认同文场艺术,柳城县文场已到了濒危边沿,急需挖掘、抢救、保护和创新。 

三、大埔文场活动的摘记

1、成场活动点:邓荣辉家、何瑞光家、陈文华家、王境禧家、梁晓庄家、黄爱昔家……。多有逢红白喜事受聘到主家演唱者称“耍玩子”。经常演唱的曲目有:月调、滩黄、丝弦、南词四大调和众多小调,也有多个调头汇集而成的长篇曲子。 

文场伴奏乐器有:扬琴(最主要的乐器,无杨琴不成场),二胡、三弦、板胡月琴、中阮、笛子、大提琴、檀板。 

2、与柳州文场爱好者的交流互访,对大埔文场的提高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主要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与“柳州文场研究会”(民间组织)交往最为频繁,因其会长何汉湘师父原是柳城大埔人,会中冯继宗师父是柳城凤山人,曾日照师父是柳城上雷人,因而互访最多,每年数次,每次10—20人不等,通常每次为一到两天,大会同仁,广交朋友,在柳州聚会是在何汉湘家和龙潭公园的卧虎山剪风亭,弹唱宴饮,日以继夜。在柳城聚会则是在邓荣辉、何瑞光和梁晓庄家中。在“柳州文场研究会”成立一周年庆典聚会时,柳城同仁赠送礼品中有一隶书条幅,上有五律一首,乃是:“昔日文身地,今朝曲艺芳。龙城兴古调,柳苑启新腔,掷地警神鬼,绕天动玉皇。清平歌盛世,赐教勿相忘。”系梁晓庄撰并书。九十年代后,与柳州文场界的交往中,又加入柳江同仁,场面更为盛大,由文场扩展到武场(即桂剧清唱)。 

3、柳城文场活动受到桂林文化局文场曲艺专家何红玉师父关怀和支持。作为广西文场泰斗的何红玉夫妇曾三次来柳城采风,对柳城文场的唱腔改革和乐器伴奏水平非常赞赏。在她的文场著作中多次提到柳城文场的唱腔特点和主要人员的情况介绍。每次出书如《曲韵》、《心韵》、《音韵》等,寄赠柳城同仁。她创新的文场曲子《仙境怎比我桂林》、《人在春光享太平》等深受柳城人的喜爱,将之搬上舞台伴舞演出。2010年12月,自治区文化厅、区文联在桂林荔浦县举办的“全区第二届广西文场展演暨广西文场保护发展论坛”大会,大埔二十名文场爱好者(领队张向群、梁晓庄)代表柳城县应邀出席这次为期三天的盛会,演出了文场表演唱《仙境怎比我桂林》并获奖。 

4、中秋游河唱文场。自改革开放后,一九八0年起十多年间,每逢中秋佳节,文场爱好者们便于节日晚上八点至深夜举行游河聚会,饮酒弹唱、亦有吟诗作对的喜好,从大埔码头开船逆水而上,过洛涯、中寨后,放舟漂流而下至下游的大协、石壁而返,每至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才结束散归,兴犹未尽。有一次中秋游河是1997年由杨任江老人(92岁)为头组织了何长琴(77岁)、王培禧(78岁)、何庆熙、何长柏、邓志辉、梁晓庄、杨晓林、蒋桂玉(女)  共十人,加上洛涯几位文场爱好者,从早上九点登舟直游到晚上十点结束,琴韵、诗韵双获丰收。梁晓庄曾为舟游写过这样的诗句:“金凤玉露月华开,一曲文场酒一杯,夜色乍从江面起,诗情还自碎中来。澄澄秋水连天际,耿耿星河兆楚才,谁唱清平高格调,今宵海内共欢杯。”在中秋舟游的盛举中,文场爱好者与诗社的骚人墨客结合起来。原文场老师傅邓荣辉又是大埔“柳苑诗社”的社长,王培禧是文场爱好者、又是诗社的副社长;梁晓庄是柳城县文场曲艺社的副社长、又是县诗词楹联学会的首届会长;杨任江老人是诗社的顾问,何长琴老人曾是《柳城诗词楹联拾遗》的主编。他们最终都爱上了文场曲艺。 

5、在县文体局,文化馆的关怀和支持下,二0一一年七月一日成立了“柳城文场曲艺社”,首届社长张向群、副社长翁庆玲、覃国荣、梁晓庄,艺术总监杨转权,拥有社员五十多人,成立之日举办了庆典文艺节目演出,并设宴答谢各界人士,柳城电视台及时报道了这一盛事。张向群是刚退休不久的中学教师,初次接触爱上了文场,在赴荔浦县参加展演回来后,好极力倡导成立文场社,得到县人大、文体局、文化馆领导的支持,并联合百灵艺术团,广场歌咏队、舞蹈队的精英,排炼文艺节目到城乡各地演出,为成立文场曲艺社筹集资金,还争取到社会上一些单位的无偿赞助,促成文场曲艺社隆重成立。 

四、柳城县文场的特色

文场与其他曲艺相比独具一格,它有故事情节,分各种角色“生、旦、丑、净、末”等,有清唱、表演唱、文场剧等各种形式。它唱腔丰富,很能表达人物的喜、怒、衰、乐各种情结。各个曲调的表达各有所长。“越调”(又称月调)表达喜悦、轻松、愉快、舒畅,也能表达焦急忧虑和寂寞的心情;“滩簧”既能表达慷慨激昂和喜悦,也能表达忧伤与怨恨;“丝弦”(又称思贤)适合表达叹息、回忆和惆怅;“南词”最好表达悲伤、凄楚之情。各个小调有金钮丝、九连环、思春、玉美人、打扫街、一匹绸、满江红等数十支,在抒发感情上,都各有各的特点。还有“马头调”,它旋律独特,吟唱不易,称为文场的“调王”。 

文场的本子有两种:一种是有故事情节,有人物的清唱剧本;一种是专以抒发感情或描绘单一事物的曲艺唱本(或称为“段子”)。传统的唱本大多是根据民间小说和传说编写。文场以唱和动作来表达感情,这是文场剧的一大特点。文场剧说唱结合,文场的唱词上下句组合:长短句组合,极似宋词元曲风格。 

柳城县文场的特色主要是:加入了当地的口语习惯,唱腔与柳州、桂林相比,唱腔多质朴、深情、真挚,别有风味,文彩与质朴结合得较好,具有雅儒、君人风度,去掉了娇柔做作之风。 

柳城县文场使用的乐器有:扬琴、二胡、板胡、三弦、月琴、中阮、板。在器乐扬琴、月琴、二胡、中元等演奏下,使得文场演唱行腔优美、清新、婉转。以扬琴为主的伴奏,乐声悠扬,更使之相得益彰。 

柳城县文场传承下来的主要传统曲目有: 

1、越调:《月夜秋声》、《尼姑下山》、《陈姑追舟》。 

2、丝弦:《莺莺自叹》、《宝玉哭灵》。 

3、汉簧:《八仙贺寿》、《贵妃醉酒》、《崔氏逼休》。 

4、南词:《十字锦》、《宝玉祭灵》、《张广才接真》。 

5、杨州红:《孤灯怨》、《四季怕》、《刘备哭关》。 

例如:《月夜秋声》、《陈姑追舟》、《宝玉哭灵》、《双下山》、《碧玉霄》、《相思浪》、《骂玉郎》、《一盘棋》、《红豆曲》、《寄生草》、《打扫街》、《贵妃碎玉》、《茉莉花》、《八仙贺寿》、《瞎子算命》、《鸳鸯梦》、《心事兜》、《四季怕》、《刘备哭美》、《到春来》、《崔氏通休》、《莺莺自叹》、《李洲叹子》、《三戏白牡丹》、《小情郎》、《孤灯怨》、《烟花女告状》、《日落黄昏》、《步步娇》、《俏人完》。长篇曲子有:《白蛇拜斗》、《祭东风》、《武二探兄》、《杨雄碎玉》。创新曲子有:《碟恋花》、《快接过红旗去打天下》、《浩劫浪》、《乡思》、《仙境怎比我桂林》、《人在春光享太平》、《五娘上京》等。 

柳城县文场自行创作的主要曲目有:邓荣辉编曲作词的《乡思》、《浩劫泪》等。 

文场是以说唱为主的,清唱类型的典型曲艺。它曲调悠扬婉转,词句典雅隽永,集叙事描景抒情于一体,雅俗共赏,韵味无穷,有“以文为戏,以戏寓文”的称誉。 

五、柳城县文场的社会影响

柳城县文场是八十多年以来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用来反映喜、怒、哀、乐等情结,追求精神上的安慰、释放,适合于群众自娱自乐;文场的内容贴近群众生活,多为喜闻乐见之事;由外传唱到本县后,由文场艺人吸收、整理、移植、提升,形成了本县的特色,在桂林、柳州等地市有较大影响。柳城县文场与其他曲艺相互交融,推动了地方文化的发展。在文场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及节日庆典活动中,文场均可以登堂入室。它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是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多年来,涌现了柳州市民间群众艺术家何瑞光、邓荣辉、钟敬文、翁庆玲,柳州市首届“十佳民间艺人杨朝权”等文场代表性人物。 

(注:该文根据黄庆华、翁庆玲、梁晓庄、杨朝权等文场艺人口述及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执笔者单位为柳城县档案局) 


  •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 热线电话:0772-2826726

  •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馆藏纵览  

柳城县文场的传承和发展

  发布日期: 2017-12-05 16:43    |  作者: 柳城县档案局 韩建茂

柳城县文场曾在广西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它的传承和发展是文化柳城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曲折变化历程。 

一、柳城县文场的由来

文场是一种用桂柳方言(广西官话)来演唱的曲艺,属于琴书类,流行于广西桂北、桂中、桂西以及桂东北等讲广西官话的地区。文场在广西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民国初年,桂林文场老艺人李子忠,曾在柳州电灯局和张席卿、沈善文、吴岳伯、海叔举、覃国甫等共同研习文场,统一了唱腔。 

柳州的沈善文、李卓裁等,先后到桂林拜访老艺人李景修等,和他们互相交换意见,共同提高。柳城、融安、鹿寨等地,也经常有人到柳州找些文场爱好者弹弹唱唱。他们是广西玩文场的第一辈民间艺人。 

民国初年至民国十几年,柳城有覃荣贵、阮寿、韦志诚等人在弹唱文场,他们在带动后学和传承文场方面,都很有成绩。 

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又有文场艺人蒋匡、蒋永和从外地学成文场后回到县城凤山传授,使凤山成为文场活动较早的地方。 

在大埔,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个叫黄虞臣的师傅,他从外地学成多种戏曲。回到本地后,他既教桂戏,也教文场。当时伴随他传教的还有个叫王汉臣的师傅,吸引了一批青年积极跟他们学习。例如:何瑞光、邓荣辉、蒋有和、刘祝南、邓九娘、何长康、何凤金、何凤培、盲人杨亚长夫妇等,都是在他俩的传授下出师的,其后,这些人成了柳城县有名的文场艺人。 

二、柳城县文场的传承和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前,文场在柳城便有较为广泛的流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方针的指引下,文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五十年代,群众自发组织了很多业余文艺团体,学文场、桂戏、彩调等,使文场从过去家庭式的传唱活动,走出到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演唱。逢年过节或假日,有时独立成场、有时参与各种综合性演出,使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到文场曲艺。 

自1953年起,县文化馆致力于彩调、文场曲目的发掘整理、组织创作、培训辅导业余作者。柳城县还多次举办“彩调节”、“农村舞台”等类型的业余会演和调演,促进了舞台艺术的繁荣和业余演唱团队及彩调、文场艺术的健康发展。 

进入上世纪“文革”时代,柳城县文场有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但仍然有人或明或暗地学、唱,只不过它又回到了较为隐蔽的家庭式的传唱活动。 

八十年代,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柳城县文场又活跃起来,出现了许多专门演唱文场的活动点,有的一个乡镇有两三个点,乡与乡之间文场艺人,你来我往,交流学习较为频繁。凤山的文场组织,与柳州的文场组织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常切磋演技。柳州较为有名的文场老艺人何汉湘、章九英夫妇(柳城人)经常回大埔、凤山传经送艺,给柳城县的文场注入新的活力。凤山镇的文场组织,在杨木火、何金元师傅的主持下,请了柳州的文场师傅陈锦文(女)作导演,排演了《瞎子算命》、《陈姑追舟》、《西湖借伞》、《尼姑下山》等剧目,在凤山、东泉、太平等地演出,群众踊跃观看,深受称赞。 

1980年,柳城县举办第一届文艺大解放会演中,大埔镇业余曲艺队参赛节目《浩劫泪》囊括了赛会所设全部五项(导演、创作、音乐、演出、优秀演员)大奖,创造了柳城县会演史的空前纪录。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柳城县文场挂衣舞台演出较为活跃。在何瑞光师傅的组织带领下,演出了《双算命》、《女儿怒》和《生财有道》等文场剧目,并在汇演中获奖。广西著名文场专家何红玉于1991年或1992年来凤山大埔进行调研,充分肯定柳城文场的特色。  

进入九十年代末以来,柳城县文场逐渐萎缩。县文化馆收集有文场曲目60首,文场《琴弦曲谱》一本(复印件。民国二十六年上浣荔江伯坚英磷《琴絃曲谱》曾日照珍藏荔浦益兴石印出版)。县文联编撰出版了黄庆华搜集整理的《柳城文场曲谱集》,收入曲目30首。2011年6月,我县在县文化馆成立了柳城县文场曲艺社,聘请柳城中学教师张向群为社长,聘请翁庆玲、梁晓庄、覃国荣等为副社长;聘请杨朝权为艺术总监。县文场曲艺社组织排演活动,自编自演节目,参加全自治区文场比赛获演出奖;在2011年全自治区彩调艺术节,县文场曲艺社参加节目获多项奖励。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文场老艺人已相继辞世,多元文化出现、文化娱乐方式日渐多样化,现代青年人不熟习、不认同文场艺术,柳城县文场已到了濒危边沿,急需挖掘、抢救、保护和创新。 

三、大埔文场活动的摘记

1、成场活动点:邓荣辉家、何瑞光家、陈文华家、王境禧家、梁晓庄家、黄爱昔家……。多有逢红白喜事受聘到主家演唱者称“耍玩子”。经常演唱的曲目有:月调、滩黄、丝弦、南词四大调和众多小调,也有多个调头汇集而成的长篇曲子。 

文场伴奏乐器有:扬琴(最主要的乐器,无杨琴不成场),二胡、三弦、板胡月琴、中阮、笛子、大提琴、檀板。 

2、与柳州文场爱好者的交流互访,对大埔文场的提高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主要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与“柳州文场研究会”(民间组织)交往最为频繁,因其会长何汉湘师父原是柳城大埔人,会中冯继宗师父是柳城凤山人,曾日照师父是柳城上雷人,因而互访最多,每年数次,每次10—20人不等,通常每次为一到两天,大会同仁,广交朋友,在柳州聚会是在何汉湘家和龙潭公园的卧虎山剪风亭,弹唱宴饮,日以继夜。在柳城聚会则是在邓荣辉、何瑞光和梁晓庄家中。在“柳州文场研究会”成立一周年庆典聚会时,柳城同仁赠送礼品中有一隶书条幅,上有五律一首,乃是:“昔日文身地,今朝曲艺芳。龙城兴古调,柳苑启新腔,掷地警神鬼,绕天动玉皇。清平歌盛世,赐教勿相忘。”系梁晓庄撰并书。九十年代后,与柳州文场界的交往中,又加入柳江同仁,场面更为盛大,由文场扩展到武场(即桂剧清唱)。 

3、柳城文场活动受到桂林文化局文场曲艺专家何红玉师父关怀和支持。作为广西文场泰斗的何红玉夫妇曾三次来柳城采风,对柳城文场的唱腔改革和乐器伴奏水平非常赞赏。在她的文场著作中多次提到柳城文场的唱腔特点和主要人员的情况介绍。每次出书如《曲韵》、《心韵》、《音韵》等,寄赠柳城同仁。她创新的文场曲子《仙境怎比我桂林》、《人在春光享太平》等深受柳城人的喜爱,将之搬上舞台伴舞演出。2010年12月,自治区文化厅、区文联在桂林荔浦县举办的“全区第二届广西文场展演暨广西文场保护发展论坛”大会,大埔二十名文场爱好者(领队张向群、梁晓庄)代表柳城县应邀出席这次为期三天的盛会,演出了文场表演唱《仙境怎比我桂林》并获奖。 

4、中秋游河唱文场。自改革开放后,一九八0年起十多年间,每逢中秋佳节,文场爱好者们便于节日晚上八点至深夜举行游河聚会,饮酒弹唱、亦有吟诗作对的喜好,从大埔码头开船逆水而上,过洛涯、中寨后,放舟漂流而下至下游的大协、石壁而返,每至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才结束散归,兴犹未尽。有一次中秋游河是1997年由杨任江老人(92岁)为头组织了何长琴(77岁)、王培禧(78岁)、何庆熙、何长柏、邓志辉、梁晓庄、杨晓林、蒋桂玉(女)  共十人,加上洛涯几位文场爱好者,从早上九点登舟直游到晚上十点结束,琴韵、诗韵双获丰收。梁晓庄曾为舟游写过这样的诗句:“金凤玉露月华开,一曲文场酒一杯,夜色乍从江面起,诗情还自碎中来。澄澄秋水连天际,耿耿星河兆楚才,谁唱清平高格调,今宵海内共欢杯。”在中秋舟游的盛举中,文场爱好者与诗社的骚人墨客结合起来。原文场老师傅邓荣辉又是大埔“柳苑诗社”的社长,王培禧是文场爱好者、又是诗社的副社长;梁晓庄是柳城县文场曲艺社的副社长、又是县诗词楹联学会的首届会长;杨任江老人是诗社的顾问,何长琴老人曾是《柳城诗词楹联拾遗》的主编。他们最终都爱上了文场曲艺。 

5、在县文体局,文化馆的关怀和支持下,二0一一年七月一日成立了“柳城文场曲艺社”,首届社长张向群、副社长翁庆玲、覃国荣、梁晓庄,艺术总监杨转权,拥有社员五十多人,成立之日举办了庆典文艺节目演出,并设宴答谢各界人士,柳城电视台及时报道了这一盛事。张向群是刚退休不久的中学教师,初次接触爱上了文场,在赴荔浦县参加展演回来后,好极力倡导成立文场社,得到县人大、文体局、文化馆领导的支持,并联合百灵艺术团,广场歌咏队、舞蹈队的精英,排炼文艺节目到城乡各地演出,为成立文场曲艺社筹集资金,还争取到社会上一些单位的无偿赞助,促成文场曲艺社隆重成立。 

四、柳城县文场的特色

文场与其他曲艺相比独具一格,它有故事情节,分各种角色“生、旦、丑、净、末”等,有清唱、表演唱、文场剧等各种形式。它唱腔丰富,很能表达人物的喜、怒、衰、乐各种情结。各个曲调的表达各有所长。“越调”(又称月调)表达喜悦、轻松、愉快、舒畅,也能表达焦急忧虑和寂寞的心情;“滩簧”既能表达慷慨激昂和喜悦,也能表达忧伤与怨恨;“丝弦”(又称思贤)适合表达叹息、回忆和惆怅;“南词”最好表达悲伤、凄楚之情。各个小调有金钮丝、九连环、思春、玉美人、打扫街、一匹绸、满江红等数十支,在抒发感情上,都各有各的特点。还有“马头调”,它旋律独特,吟唱不易,称为文场的“调王”。 

文场的本子有两种:一种是有故事情节,有人物的清唱剧本;一种是专以抒发感情或描绘单一事物的曲艺唱本(或称为“段子”)。传统的唱本大多是根据民间小说和传说编写。文场以唱和动作来表达感情,这是文场剧的一大特点。文场剧说唱结合,文场的唱词上下句组合:长短句组合,极似宋词元曲风格。 

柳城县文场的特色主要是:加入了当地的口语习惯,唱腔与柳州、桂林相比,唱腔多质朴、深情、真挚,别有风味,文彩与质朴结合得较好,具有雅儒、君人风度,去掉了娇柔做作之风。 

柳城县文场使用的乐器有:扬琴、二胡、板胡、三弦、月琴、中阮、板。在器乐扬琴、月琴、二胡、中元等演奏下,使得文场演唱行腔优美、清新、婉转。以扬琴为主的伴奏,乐声悠扬,更使之相得益彰。 

柳城县文场传承下来的主要传统曲目有: 

1、越调:《月夜秋声》、《尼姑下山》、《陈姑追舟》。 

2、丝弦:《莺莺自叹》、《宝玉哭灵》。 

3、汉簧:《八仙贺寿》、《贵妃醉酒》、《崔氏逼休》。 

4、南词:《十字锦》、《宝玉祭灵》、《张广才接真》。 

5、杨州红:《孤灯怨》、《四季怕》、《刘备哭关》。 

例如:《月夜秋声》、《陈姑追舟》、《宝玉哭灵》、《双下山》、《碧玉霄》、《相思浪》、《骂玉郎》、《一盘棋》、《红豆曲》、《寄生草》、《打扫街》、《贵妃碎玉》、《茉莉花》、《八仙贺寿》、《瞎子算命》、《鸳鸯梦》、《心事兜》、《四季怕》、《刘备哭美》、《到春来》、《崔氏通休》、《莺莺自叹》、《李洲叹子》、《三戏白牡丹》、《小情郎》、《孤灯怨》、《烟花女告状》、《日落黄昏》、《步步娇》、《俏人完》。长篇曲子有:《白蛇拜斗》、《祭东风》、《武二探兄》、《杨雄碎玉》。创新曲子有:《碟恋花》、《快接过红旗去打天下》、《浩劫浪》、《乡思》、《仙境怎比我桂林》、《人在春光享太平》、《五娘上京》等。 

柳城县文场自行创作的主要曲目有:邓荣辉编曲作词的《乡思》、《浩劫泪》等。 

文场是以说唱为主的,清唱类型的典型曲艺。它曲调悠扬婉转,词句典雅隽永,集叙事描景抒情于一体,雅俗共赏,韵味无穷,有“以文为戏,以戏寓文”的称誉。 

五、柳城县文场的社会影响

柳城县文场是八十多年以来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用来反映喜、怒、哀、乐等情结,追求精神上的安慰、释放,适合于群众自娱自乐;文场的内容贴近群众生活,多为喜闻乐见之事;由外传唱到本县后,由文场艺人吸收、整理、移植、提升,形成了本县的特色,在桂林、柳州等地市有较大影响。柳城县文场与其他曲艺相互交融,推动了地方文化的发展。在文场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及节日庆典活动中,文场均可以登堂入室。它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是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多年来,涌现了柳州市民间群众艺术家何瑞光、邓荣辉、钟敬文、翁庆玲,柳州市首届“十佳民间艺人杨朝权”等文场代表性人物。 

(注:该文根据黄庆华、翁庆玲、梁晓庄、杨朝权等文场艺人口述及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执笔者单位为柳城县档案局)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电话:0772-2826726

桂ICP备05000415号 桂公安网备 450205020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