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馆藏纵览 >> 柳州今昔

馆藏纵览

以“鱼峰歌圩”示范项目创建为抓手 着力推进鱼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日期: 2017-12-05 16:44    |  作者: 柳州市鱼峰区档案局 李雪莲

近年来,“鱼峰歌圩”示范项目创建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推行“传承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与“带动现代公共文化繁荣发展”双线并进模式,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实践”、山歌“四进、五唱”活动、打造网络歌圩,继承和发扬地方特色传统文化;通过实施“党建领航整合资源”、“文化基础设施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扎实,亮点突出,形成了“三促进、三结合”的工作机制。创建期间,健全辖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文化活动圈”,公共文化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先后荣获国家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广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集体称号。顺利通过文化部中期督查;成功迎接粤、桂、琼“三省联动”文化交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师生考察团的调研;“鱼峰歌圩”成功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创新性、导向性、带动性、科学性方面,推行亮点工作,创出鱼峰经验,出台了一批科学制度,巩固了制度设计研讨成果。 

具体措施如下: 

一、创建工作过程管理扎实有效

(一)理论构筑与基层实践相促进,推动制度设计研究课题建设

1.领导重视,推动项目落实。一是成立领导机构。设立了示范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筹划指导和协调推进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落实。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柳州“鱼峰歌圩”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规划》。做到长远发展有规划、年度工作有计划、具体工作有章法,目标清楚,任务明确,措施有效,政策得力。创建以来,国家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巡视员孙凌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巫志南教授和自治区文化厅纪检组长李晓泉、公共文化处处长沈国明先后分别到鱼峰区实地调研、具体指导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明晰了创建工作方向,增强了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大考核力度。结合创建工作,制定了领导工作、资金管理、督导检查、信息报送和宣传等相关制度,规范和明确了创建的责任机制、推进机制、考核机制等,进一步细化、量化了创建工作绩效考核目标任务及要求。通过建立和落实重点工作考核机制,保证了创建工作任务区分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人员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2.专家引领,开展理论研讨。一是定期召开文化专家研讨会,提升歌圩文化内涵。邀请广西山歌学会副会长文化专家黄晓平等,召开“承历史文化核心区 探历史文化核心”的研讨会,研究鱼峰区历史文化核心及 “鱼峰歌圩”的建设与发展。并与柳州市知名的1966书吧合作,开展“鱼峰歌圩”研究开发中心建设,每季度召开山歌文化研讨会。以书吧开设的“真人图书馆”为平台,推出了全国第一位壮乡山歌“真人书”,讲述了黄晓平的山歌情缘。二是全面总结创建工作成效,邀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组成员巫志南教授、岑学贵教授开展指导与撰写,形成了制度设计研究课题报告《鱼峰歌圩——柳州市鱼峰区让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机制创新研究》。三是打造标杆,形成“鱼峰经验”。市文新广局以鱼峰区为样板,开展多样丰富的民族民俗活动,影响和带动其他县区同步推进,有效促进全市具有民族特色歌圩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山歌文化与群众品牌相促进,推进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项目创建以来,我们坚持以创建为抓手,以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效能,开展了“山歌‘四进’、‘五唱’”活动,力争把“鱼峰歌圩”打造成常态化、综合型的地方特色群众文化品牌。一是开展歌圩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四进”活动。打造了第八中学、白云小学、海星幼儿园等9个地方民俗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研发了“鱼峰歌圩”民俗系列校本课程,编撰了《山歌文化》、《节俗礼仪》、《茶道文化》、《饼道文化》等四套教材。二是开展“精品歌圩年年唱、擂台歌圩季季唱、主题歌圩月月唱、常态歌圩天天唱、网络歌圩时时唱”的“五唱”活动。活化经验成果,创出“鱼峰特色”,力争荣获示范项目的优秀,使“鱼峰歌圩”项目创出西部地区的示范标准。三是将“鱼峰歌圩”文化元素融入“龙城金秋”、“鱼峰之声”等地方群文品牌活动中。2014年、2015年,连续两届成功承办了由自治区文化厅、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广西·柳州三月三“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2014年,来自全国各地10个省区11支代表队7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2015年,参赛省市代表队增至18支,参加人数超过百人,两天观众总数愈4万人,影响空前,好评如潮,对推动“鱼峰歌圩”示范项目创建,促进各省市民族民俗文化交流与互动有着重要意义。四是把“鱼峰歌圩”建设与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及国家“群星奖”(项目类)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相整合,提高创建工作的关联性和协调性。 

(三)线上发展与线下活动相促进,全力打造网络歌圩

我们以柳州365音乐网为平台,创新开设山歌网站,填补了山歌网络化的空白。至2014年12月,网络点击量已超过50万人次,跟帖超过12000条,全国注册网络歌迷人数超过20000人。2015年,又以新华网为载体建立了“鱼峰·网络歌圩”平台。通过网络创作、视频对歌、论坛发帖等方式,以柳州山歌、柳州彩调为特色传播载体,弘扬主旋律,成为柳州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鱼峰歌台;成为国内外网友了解柳州民俗、民生的新窗口;成为邻里和谐共建文明的“绿色通道”;成为凝聚青少年新歌手接力文化传承的新阵地。 

(四)党建领航与群文工作相结合,推动区域内资源交流共享

一是整合资源,实现共建共享。辖区内各街道办事处以“区域化党建”为纽带,大力开展区域内党组织的共驻共建活动。以“党员代表会议+区域化党组织”为平台,动员和鼓励辖区内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党建领航、文化为魂、人文互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党员进社区”,充实基层力量。号召挂职党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参加社区志愿文化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作用,及时掌握社区群众需求,为社区群众提供多种形式文化服务。三是推动网格化管理。鱼峰区目前已经将政府、社区、企业、学校、社会团体等组织的文化软、硬件资源、人才信息资源全部集成在同一个信息资源库中,形成覆盖全区的“基层文化服务网格化”格局,以网格化拓展“鱼峰歌圩”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以“鱼峰歌圩”丰富和满足基层群众的现实文化需求。 

(五)基层建设与辖区资源相结合,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发展

鱼峰区积极寻求辖区内可用资源,通过对“一室、三级、多点”(即歌圩文化研究开发中心、城区—街道—社区文化活动阵地、示范校园)等基层示范点进行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体育场馆免费开放试点工程,努力打造“15分钟文化活动圈”,构建了逐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城区文化馆(新馆)已建成。区文化馆(新馆)建筑占地面积为1037.50㎡;总建筑面积为3074㎡。地上三层,一层为演艺厅,二层为排练厅,三层为体育运动馆。基层示范点建设已初具成效。近年来,鱼峰区由零开始,打造出柳石小学等5个校园文化活动示范基地。并在辖区7个街道文化站、4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设施仅完成20%的基础上,逐步分批开展建设,使辖区街道文化站完成率达100%,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完成率超过80%。至2016年底,将实现全区街道、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100%覆盖。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工作扎实推进。率先在全市实施第一批10个单位18个场所免费、低收费开放。通过整合文化、体育等各类资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深化文化服务项目,积极打造“15分钟文化活动圈”。 

(六)专业人员与业余团队相结合,培育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创建以来,我们实施人才战略,强化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1.品牌队伍特色化。整合全市中小学内有文艺潜质的少年儿童,成立“小歌仙”少年儿童艺术团。通过创作高档次文艺节目,打造精品队伍。作为广西唯一代表,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国魅力校园合唱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周活动均获金奖 

2.专业队伍引领化。一是聘请文化名人,组建专家团队,成立“文化专家库”,持续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的“专家四进活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引领作用。两年来,累计开展“鱼峰歌圩”专题培训65场,培训人数愈千人,比过去五年的培训率增长60%。二是建立城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专员”队伍。通过公开招录、选调的方式,配齐街道文化站专业人员、社区(村)文化管理员(社区、农家书屋管理员);城区文化馆专业文化人员深入社区培训、辅导、调研时间每年均不低于36天;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配备专职文化分管领导对街道、社区文化专员进行管理。 

3.业余队伍常态化。一是实施公共文化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深度挖掘培养了李隆球、陆连芳等一批具有山歌知识的优秀人才与山歌传承人。二是配备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举办“基层文化培训大行动”,培养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群众文艺骨干队伍;三是推行社区“文化协管员”制度。文化协管员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好本辖区内的文化工作,并实行月报文化活动制度,使社区文化活动常态化。四是认真打造文化志愿者队伍,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优质保障。五是培养和造就一批业余群众文化团队。目前全区共有85支群众业余文艺团队,街道、社区文化团队61支,实施辖区内经常性活动的群众文化团队登记制,实现全区100%社区群众文化团队全覆盖。并出台了《业余文艺团队管理制度》,建立群众业余文化团队健康发展长效激励机制。结合市文新广局优秀社区文艺团队的评选,实行年终综合考核,奖励实施以奖代补的办法,有效提高积极性。 

二、项目创建成效显著,突显示范性 

创建中,我们注重突出“鱼峰歌圩”特色,探索让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创新机制,通过创建带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创新性

结合“鱼峰歌圩”的特点,鱼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机制、内容、形式和服务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并注重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完善,推动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以“工程”的形式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在制度设计课题研究过程中,鱼峰区启动“八个一”工程建设,一批文化阵地随之建成,为歌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引入“网格化”管理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鱼峰区城市管理网格化系统依托强大的地理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将政府、社区、企业、学校、社会团体等组织的文化软、硬件资源、人才信息资源全部集成在同一个信息资源库中。资源包括:影剧院、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图书馆、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广场、企事业文化活动中心、学校文化设施等。 

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在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文化事业力度的基础上,设立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示范点建设专项资金。 

4.制定引导群众参与的“六项措施”,包括开放活动舞台和平台、实施优秀歌圩文化“四进”系列活动等。 

5.建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科学机制。主要从提升文化工作者素质、业余文艺团队参与的积极性和百姓满意度三方面建立机制,包括出台月报文化活动制度、《业余文艺团队考评奖励办法》等。 

6.建立社会资源整合机制。包括建立人才队伍整合机制、区域化党建支持机制、民间文艺团队星级管理机制、专家咨询机制、绩效评价管理机制等。 

(二)带动性

“鱼峰歌圩”示范项目的创建过程也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带动过程。“鱼峰歌圩”的创建实践,在辖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活动开展、人才队伍、特色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均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 

1.带动辖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创建为契机,鱼峰区启动“鱼峰歌圩”“八个一”工程和延伸工程建设,包括文化馆新馆、区域性广场文化龙头阵地——江滨广场、文化特色街区——夫子路、“鱼峰歌圩”浮雕文化墙、歌圩文化传承基层示范点等,辖区公共文化设施明显改善。 

2.带动辖区公共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主题性和系统化是提升服务效能的有效途径。创建以来,柳州市以“三月三”和“鱼峰歌圩”民俗为依托,每年农历“三月三”集中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常设性民俗主题性公共文化活动体系。这些活动包括全国山歌邀请赛、乡村音乐周、民俗文化博览会、欢乐百家宴、万人芦笙大踩堂等等数十项常设性项目和大量的随机性项目,涉及各种规模、多种样式、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参与群众和游客数百万。 

3.带动辖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因素。创建中,鱼峰区专业与业余结合,注重整合各方面人才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123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工程:建设一支品牌队伍——“小歌仙”青少年儿童艺术团;二支专业队伍——文化专家顾问团、城区文化馆-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三级文化专业人员队伍;三支业余队伍——群众辅导员队伍、文化志愿者队伍、社区群众艺术团。与此同时,建立民间文艺团队的星级管理机制,就参与公共文化的主动性、活动量、效果、影响力等多项指标,对民间文艺社团、文化专干等进行考核评价,授予相应星级荣誉牌匾,并根据星级相应给予鼓励和扶持。目前全区共有85个群众业余文艺团队,街道、社区文化团队61支,为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和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4.带动市内外甚至附近省区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鱼峰山是传说中的壮族歌仙刘三姐传歌和骑鱼升天成仙的地方,是歌圩文化的圣地。“鱼峰歌圩”示范项目的创建,在探索地方特色文化“活起来”创新机制上取得显著成果,这些成果的影响力不但对市内各县的文化传承和公共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甚至辐射到其他地市和周边省区的非遗传承。如南宁的武鸣、百色的田阳、桂林的恭城、玉林的容县等以歌圩文化为代表的“三月三”民俗活动就受到鱼峰歌圩的影响,让这些古老的民俗得以活力焕发。由于频繁参与交流,湖南的怀化、贵州的黔东南、云南的文山等邻省的一些地区在柳州“鱼峰歌圩”的带动下,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和公共文化活动有声有色。 

(三)导向性

创建中,鱼峰区找准着力点,致力擦亮“鱼峰歌圩”品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传承和公共文化活动,并通过举办全国性赛事,引导相类地区加强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1.依托“三月三”民俗节日举办全国山歌邀请赛,宣传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从2014年开始,一年一届的柳州“三月三”全国山歌邀请赛在鱼峰山举行,汇聚了全国各省区山歌高手前来献艺交流,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如何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鱼峰歌圩”是提供了一个答案。 

2.构建“三月三”主题性公共文化活动体系,让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创建中,鱼峰区实行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方式构建“三月三”主题性公共文化活动体系,引导社会力量集中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举办公共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节庆氛围,并在全市6县5区中辐射推广,引领全市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在推进文化惠民的同时,为城市旅游增添新资源新亮点。 

3.开放舞台和平台,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创建实践中,鱼峰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活动,各种活动舞台向人民群众开放,并坚持开放性与竞争性相结合,培育打造了多项文化品牌和群众“自我表现”的活动平台。广大人民群众是观众也是演员,还是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所演节目均为群众喜闻乐见,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创造性,提高参与性。如结合特色文化品牌“鱼峰之声”群众文艺会演、“立鱼欢歌”广场文化节、“刘三姐大舞台周周演”、“每月一星”歌手PK赛等,鱼峰区把丰富多彩、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送到社区、送到基层,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推进基层文化建设。 

4.组织专家队伍开展系列学术研究活动,编辑出版相关学术图书,创作艺术作品,筑起学术高地,为歌圩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四)科学性

“鱼峰歌圩”是一个经久传承的文化遗产。但在信息现代化的当下,歌圩文化和许许多多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一样,受到严重的冲击,保护和传承出现诸多困难和问题。为此,鱼峰区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组建了专家队伍,成立研究和保护中心,并出台相关管理措施,开展了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建立民间文艺团队的星级管理机制、专家咨询机制、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等一批科学制度。 

1.出台《关于扶持“鱼峰歌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创新发展的长效扶持机制。 

2.结合“鱼峰歌圩”特色,建立主题性公共文化活动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公共文化工作方案和管理制度。 

3.建立社会资源整合机制,整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与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的民生工作,也是提升城市魅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鱼峰区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创建,将以地方特色,民族文化为纽带,凝聚全区力量,为鱼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探索新路,率先建成独具魅力的一流文化强区。 

  

  


  •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 热线电话:0772-2826726

  •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馆藏纵览  

以“鱼峰歌圩”示范项目创建为抓手 着力推进鱼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日期: 2017-12-05 16:44    |  作者: 柳州市鱼峰区档案局 李雪莲

近年来,“鱼峰歌圩”示范项目创建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推行“传承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与“带动现代公共文化繁荣发展”双线并进模式,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实践”、山歌“四进、五唱”活动、打造网络歌圩,继承和发扬地方特色传统文化;通过实施“党建领航整合资源”、“文化基础设施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扎实,亮点突出,形成了“三促进、三结合”的工作机制。创建期间,健全辖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文化活动圈”,公共文化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先后荣获国家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广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集体称号。顺利通过文化部中期督查;成功迎接粤、桂、琼“三省联动”文化交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师生考察团的调研;“鱼峰歌圩”成功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创新性、导向性、带动性、科学性方面,推行亮点工作,创出鱼峰经验,出台了一批科学制度,巩固了制度设计研讨成果。 

具体措施如下: 

一、创建工作过程管理扎实有效

(一)理论构筑与基层实践相促进,推动制度设计研究课题建设

1.领导重视,推动项目落实。一是成立领导机构。设立了示范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筹划指导和协调推进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落实。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柳州“鱼峰歌圩”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规划》。做到长远发展有规划、年度工作有计划、具体工作有章法,目标清楚,任务明确,措施有效,政策得力。创建以来,国家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巡视员孙凌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巫志南教授和自治区文化厅纪检组长李晓泉、公共文化处处长沈国明先后分别到鱼峰区实地调研、具体指导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明晰了创建工作方向,增强了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大考核力度。结合创建工作,制定了领导工作、资金管理、督导检查、信息报送和宣传等相关制度,规范和明确了创建的责任机制、推进机制、考核机制等,进一步细化、量化了创建工作绩效考核目标任务及要求。通过建立和落实重点工作考核机制,保证了创建工作任务区分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人员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2.专家引领,开展理论研讨。一是定期召开文化专家研讨会,提升歌圩文化内涵。邀请广西山歌学会副会长文化专家黄晓平等,召开“承历史文化核心区 探历史文化核心”的研讨会,研究鱼峰区历史文化核心及 “鱼峰歌圩”的建设与发展。并与柳州市知名的1966书吧合作,开展“鱼峰歌圩”研究开发中心建设,每季度召开山歌文化研讨会。以书吧开设的“真人图书馆”为平台,推出了全国第一位壮乡山歌“真人书”,讲述了黄晓平的山歌情缘。二是全面总结创建工作成效,邀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组成员巫志南教授、岑学贵教授开展指导与撰写,形成了制度设计研究课题报告《鱼峰歌圩——柳州市鱼峰区让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机制创新研究》。三是打造标杆,形成“鱼峰经验”。市文新广局以鱼峰区为样板,开展多样丰富的民族民俗活动,影响和带动其他县区同步推进,有效促进全市具有民族特色歌圩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山歌文化与群众品牌相促进,推进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项目创建以来,我们坚持以创建为抓手,以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效能,开展了“山歌‘四进’、‘五唱’”活动,力争把“鱼峰歌圩”打造成常态化、综合型的地方特色群众文化品牌。一是开展歌圩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四进”活动。打造了第八中学、白云小学、海星幼儿园等9个地方民俗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研发了“鱼峰歌圩”民俗系列校本课程,编撰了《山歌文化》、《节俗礼仪》、《茶道文化》、《饼道文化》等四套教材。二是开展“精品歌圩年年唱、擂台歌圩季季唱、主题歌圩月月唱、常态歌圩天天唱、网络歌圩时时唱”的“五唱”活动。活化经验成果,创出“鱼峰特色”,力争荣获示范项目的优秀,使“鱼峰歌圩”项目创出西部地区的示范标准。三是将“鱼峰歌圩”文化元素融入“龙城金秋”、“鱼峰之声”等地方群文品牌活动中。2014年、2015年,连续两届成功承办了由自治区文化厅、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广西·柳州三月三“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2014年,来自全国各地10个省区11支代表队7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2015年,参赛省市代表队增至18支,参加人数超过百人,两天观众总数愈4万人,影响空前,好评如潮,对推动“鱼峰歌圩”示范项目创建,促进各省市民族民俗文化交流与互动有着重要意义。四是把“鱼峰歌圩”建设与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及国家“群星奖”(项目类)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相整合,提高创建工作的关联性和协调性。 

(三)线上发展与线下活动相促进,全力打造网络歌圩

我们以柳州365音乐网为平台,创新开设山歌网站,填补了山歌网络化的空白。至2014年12月,网络点击量已超过50万人次,跟帖超过12000条,全国注册网络歌迷人数超过20000人。2015年,又以新华网为载体建立了“鱼峰·网络歌圩”平台。通过网络创作、视频对歌、论坛发帖等方式,以柳州山歌、柳州彩调为特色传播载体,弘扬主旋律,成为柳州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鱼峰歌台;成为国内外网友了解柳州民俗、民生的新窗口;成为邻里和谐共建文明的“绿色通道”;成为凝聚青少年新歌手接力文化传承的新阵地。 

(四)党建领航与群文工作相结合,推动区域内资源交流共享

一是整合资源,实现共建共享。辖区内各街道办事处以“区域化党建”为纽带,大力开展区域内党组织的共驻共建活动。以“党员代表会议+区域化党组织”为平台,动员和鼓励辖区内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党建领航、文化为魂、人文互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党员进社区”,充实基层力量。号召挂职党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参加社区志愿文化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作用,及时掌握社区群众需求,为社区群众提供多种形式文化服务。三是推动网格化管理。鱼峰区目前已经将政府、社区、企业、学校、社会团体等组织的文化软、硬件资源、人才信息资源全部集成在同一个信息资源库中,形成覆盖全区的“基层文化服务网格化”格局,以网格化拓展“鱼峰歌圩”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以“鱼峰歌圩”丰富和满足基层群众的现实文化需求。 

(五)基层建设与辖区资源相结合,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发展

鱼峰区积极寻求辖区内可用资源,通过对“一室、三级、多点”(即歌圩文化研究开发中心、城区—街道—社区文化活动阵地、示范校园)等基层示范点进行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体育场馆免费开放试点工程,努力打造“15分钟文化活动圈”,构建了逐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城区文化馆(新馆)已建成。区文化馆(新馆)建筑占地面积为1037.50㎡;总建筑面积为3074㎡。地上三层,一层为演艺厅,二层为排练厅,三层为体育运动馆。基层示范点建设已初具成效。近年来,鱼峰区由零开始,打造出柳石小学等5个校园文化活动示范基地。并在辖区7个街道文化站、4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设施仅完成20%的基础上,逐步分批开展建设,使辖区街道文化站完成率达100%,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完成率超过80%。至2016年底,将实现全区街道、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100%覆盖。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工作扎实推进。率先在全市实施第一批10个单位18个场所免费、低收费开放。通过整合文化、体育等各类资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深化文化服务项目,积极打造“15分钟文化活动圈”。 

(六)专业人员与业余团队相结合,培育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创建以来,我们实施人才战略,强化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1.品牌队伍特色化。整合全市中小学内有文艺潜质的少年儿童,成立“小歌仙”少年儿童艺术团。通过创作高档次文艺节目,打造精品队伍。作为广西唯一代表,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国魅力校园合唱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周活动均获金奖 

2.专业队伍引领化。一是聘请文化名人,组建专家团队,成立“文化专家库”,持续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的“专家四进活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引领作用。两年来,累计开展“鱼峰歌圩”专题培训65场,培训人数愈千人,比过去五年的培训率增长60%。二是建立城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专员”队伍。通过公开招录、选调的方式,配齐街道文化站专业人员、社区(村)文化管理员(社区、农家书屋管理员);城区文化馆专业文化人员深入社区培训、辅导、调研时间每年均不低于36天;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配备专职文化分管领导对街道、社区文化专员进行管理。 

3.业余队伍常态化。一是实施公共文化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深度挖掘培养了李隆球、陆连芳等一批具有山歌知识的优秀人才与山歌传承人。二是配备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举办“基层文化培训大行动”,培养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群众文艺骨干队伍;三是推行社区“文化协管员”制度。文化协管员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好本辖区内的文化工作,并实行月报文化活动制度,使社区文化活动常态化。四是认真打造文化志愿者队伍,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优质保障。五是培养和造就一批业余群众文化团队。目前全区共有85支群众业余文艺团队,街道、社区文化团队61支,实施辖区内经常性活动的群众文化团队登记制,实现全区100%社区群众文化团队全覆盖。并出台了《业余文艺团队管理制度》,建立群众业余文化团队健康发展长效激励机制。结合市文新广局优秀社区文艺团队的评选,实行年终综合考核,奖励实施以奖代补的办法,有效提高积极性。 

二、项目创建成效显著,突显示范性 

创建中,我们注重突出“鱼峰歌圩”特色,探索让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创新机制,通过创建带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创新性

结合“鱼峰歌圩”的特点,鱼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机制、内容、形式和服务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并注重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完善,推动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以“工程”的形式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在制度设计课题研究过程中,鱼峰区启动“八个一”工程建设,一批文化阵地随之建成,为歌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引入“网格化”管理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鱼峰区城市管理网格化系统依托强大的地理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将政府、社区、企业、学校、社会团体等组织的文化软、硬件资源、人才信息资源全部集成在同一个信息资源库中。资源包括:影剧院、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图书馆、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广场、企事业文化活动中心、学校文化设施等。 

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在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文化事业力度的基础上,设立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示范点建设专项资金。 

4.制定引导群众参与的“六项措施”,包括开放活动舞台和平台、实施优秀歌圩文化“四进”系列活动等。 

5.建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科学机制。主要从提升文化工作者素质、业余文艺团队参与的积极性和百姓满意度三方面建立机制,包括出台月报文化活动制度、《业余文艺团队考评奖励办法》等。 

6.建立社会资源整合机制。包括建立人才队伍整合机制、区域化党建支持机制、民间文艺团队星级管理机制、专家咨询机制、绩效评价管理机制等。 

(二)带动性

“鱼峰歌圩”示范项目的创建过程也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带动过程。“鱼峰歌圩”的创建实践,在辖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活动开展、人才队伍、特色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均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 

1.带动辖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创建为契机,鱼峰区启动“鱼峰歌圩”“八个一”工程和延伸工程建设,包括文化馆新馆、区域性广场文化龙头阵地——江滨广场、文化特色街区——夫子路、“鱼峰歌圩”浮雕文化墙、歌圩文化传承基层示范点等,辖区公共文化设施明显改善。 

2.带动辖区公共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主题性和系统化是提升服务效能的有效途径。创建以来,柳州市以“三月三”和“鱼峰歌圩”民俗为依托,每年农历“三月三”集中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常设性民俗主题性公共文化活动体系。这些活动包括全国山歌邀请赛、乡村音乐周、民俗文化博览会、欢乐百家宴、万人芦笙大踩堂等等数十项常设性项目和大量的随机性项目,涉及各种规模、多种样式、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参与群众和游客数百万。 

3.带动辖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因素。创建中,鱼峰区专业与业余结合,注重整合各方面人才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123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工程:建设一支品牌队伍——“小歌仙”青少年儿童艺术团;二支专业队伍——文化专家顾问团、城区文化馆-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三级文化专业人员队伍;三支业余队伍——群众辅导员队伍、文化志愿者队伍、社区群众艺术团。与此同时,建立民间文艺团队的星级管理机制,就参与公共文化的主动性、活动量、效果、影响力等多项指标,对民间文艺社团、文化专干等进行考核评价,授予相应星级荣誉牌匾,并根据星级相应给予鼓励和扶持。目前全区共有85个群众业余文艺团队,街道、社区文化团队61支,为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和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4.带动市内外甚至附近省区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鱼峰山是传说中的壮族歌仙刘三姐传歌和骑鱼升天成仙的地方,是歌圩文化的圣地。“鱼峰歌圩”示范项目的创建,在探索地方特色文化“活起来”创新机制上取得显著成果,这些成果的影响力不但对市内各县的文化传承和公共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甚至辐射到其他地市和周边省区的非遗传承。如南宁的武鸣、百色的田阳、桂林的恭城、玉林的容县等以歌圩文化为代表的“三月三”民俗活动就受到鱼峰歌圩的影响,让这些古老的民俗得以活力焕发。由于频繁参与交流,湖南的怀化、贵州的黔东南、云南的文山等邻省的一些地区在柳州“鱼峰歌圩”的带动下,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和公共文化活动有声有色。 

(三)导向性

创建中,鱼峰区找准着力点,致力擦亮“鱼峰歌圩”品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传承和公共文化活动,并通过举办全国性赛事,引导相类地区加强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1.依托“三月三”民俗节日举办全国山歌邀请赛,宣传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从2014年开始,一年一届的柳州“三月三”全国山歌邀请赛在鱼峰山举行,汇聚了全国各省区山歌高手前来献艺交流,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如何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鱼峰歌圩”是提供了一个答案。 

2.构建“三月三”主题性公共文化活动体系,让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创建中,鱼峰区实行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方式构建“三月三”主题性公共文化活动体系,引导社会力量集中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举办公共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节庆氛围,并在全市6县5区中辐射推广,引领全市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在推进文化惠民的同时,为城市旅游增添新资源新亮点。 

3.开放舞台和平台,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创建实践中,鱼峰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活动,各种活动舞台向人民群众开放,并坚持开放性与竞争性相结合,培育打造了多项文化品牌和群众“自我表现”的活动平台。广大人民群众是观众也是演员,还是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所演节目均为群众喜闻乐见,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创造性,提高参与性。如结合特色文化品牌“鱼峰之声”群众文艺会演、“立鱼欢歌”广场文化节、“刘三姐大舞台周周演”、“每月一星”歌手PK赛等,鱼峰区把丰富多彩、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送到社区、送到基层,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推进基层文化建设。 

4.组织专家队伍开展系列学术研究活动,编辑出版相关学术图书,创作艺术作品,筑起学术高地,为歌圩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四)科学性

“鱼峰歌圩”是一个经久传承的文化遗产。但在信息现代化的当下,歌圩文化和许许多多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一样,受到严重的冲击,保护和传承出现诸多困难和问题。为此,鱼峰区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组建了专家队伍,成立研究和保护中心,并出台相关管理措施,开展了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建立民间文艺团队的星级管理机制、专家咨询机制、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等一批科学制度。 

1.出台《关于扶持“鱼峰歌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创新发展的长效扶持机制。 

2.结合“鱼峰歌圩”特色,建立主题性公共文化活动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公共文化工作方案和管理制度。 

3.建立社会资源整合机制,整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与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的民生工作,也是提升城市魅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鱼峰区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创建,将以地方特色,民族文化为纽带,凝聚全区力量,为鱼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探索新路,率先建成独具魅力的一流文化强区。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电话:0772-2826726

桂ICP备05000415号 桂公安网备 450205020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