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如何诞生“钢铁巨人”? ——柳钢历史文化探秘系列报道之一
黄细苏接受记者采访。全媒体记者 黄嘉蔚 摄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大楼本报通讯员 蒋国华摄
尹立山与妻子讲述当年共同参与柳钢建设的经历。 全媒体记者 黄嘉蔚 摄
编者按:
“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正如已走过65年风雨的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钢)。一路走来,一路的艰辛,有拼搏,亦有荣耀,但始终一步一个脚印,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即日起,本报推出“柳钢历史文化探秘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关于柳钢发展历程的故事,揭示其不惧艰难险阻,战胜风险考验,挺起广西钢铁“脊梁”的背后力量。敬请关注。
今年是柳钢建厂65周年。65年前,柳钢在不毛之地雀儿山脚下破土动工。这个初建时年产钢不足10万吨的小厂,现已跻身全球钢企50强、中国企业500强,目前柳钢“一体两翼多基地”协同发展,成为“钢铁巨人”。
65年,不过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但对于一家钢铁企业来说,却有说不完的故事。征途漫漫,柳钢人从筚路蓝缕的昨天到欣欣向荣的今天,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一脉相承的坚守。
如何寻找其传承的脉络,记者把目光转向浩瀚如烟的故纸堆,并采访了多位老同志,但仍难以理清头绪,由于各方说法不一,不知哪种才是正确的。
山重水复时,记者在采访中获得一条重要线索,有关部门曾经出版了一本关于韦国清的书,可这书在哪里能买到呢?经过一番努力,记者通过网购收集到极为珍贵的史料,厘清了柳钢建设发展的来龙去脉。这两本书分别是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毛泽东与广西》,以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韦国清上将主政广西二十年》。
翻阅这两本书,脑海里浮现了一幕幕直观的影像,那么,书中关于柳钢的发展历程究竟是如何记载的呢?
柳钢为何落户柳州?
提起柳钢,许多人会想起南宁会议。
史料记载:1958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中央“南宁会议”召开,部分中央领导人和地方领导人参加,总结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讨论第二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会议。
建设柳钢是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
《毛泽东与广西》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毛泽东到了南宁,对广西工业的落后深有感触……毛泽东不但口头同意广西省委提出的建设柳州钢铁厂、西津水电站、柳州化肥厂三个重点项目,而且交代李富春副总理具体帮助广西规划和安排有关的建设项目。”
这一表述在《韦国清上将主政广西二十年》一文中亦得到印证:
“广西工业落后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引起了他的关注。后来,广西提出要上三个重点建设项目:西津水电站、柳州钢铁厂、柳州化肥厂。毛主席便指示李富春副总理(兼任国家计委主任)帮办。”
除了这次会议,1957年7月举行的全国地方冶金工作会议也至关重要。当天,会议批准广西兴建一座年产钢10万吨的小规模钢铁厂,成为“一大二中十八小”钢铁工业布局中的18家地方钢铁企业之一。
广西要建设钢铁厂,为何会落户柳州呢?
其实,这一切早就有迹可循。
柳钢原副总经理黄细苏介绍,早在1955年初,中央曾派“西南地区选厂小组”来柳州勘察,认为柳州具有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
《柳钢五十年1958-2008》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省工业厅会同黑色冶金设计院武汉分院广西钢铁厂选址工作组,对广西的资源、工业分布、交通运输等情况进行研究后,初步提出在柳州市建立一个钢铁厂的意见。”
“据当时所掌握的资料,柳州东北屯秋铁矿,储藏量最大(5000万吨以上),锰矿产地分布于柳州附近。”黄细苏说,从焦煤等原料供应和产品运输情况来看,还要求厂址靠近铁路线,而柳州市是当时西南的交通枢纽,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工业基础也不错。经反复讨论研究后,当时的广西省委决定将钢铁厂厂址定在柳州。
厂址为什么选在柳北?
柳州要建钢铁厂,是铁板钉钉的事,但确定厂址却是一道难题。
1957年11月便进入柳钢筹备处的黄细苏,为记者梳理了选择厂址的缘由。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1957年我从武汉钢铁工人学院冶金机械专业毕业后,就到柳钢筹备处工作。”黄细苏还记得,当时筹备处办公室位于市区中心的培新路,只有十来个人,为了做好筹建工作,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要想选定一个适合建厂的地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虑取水、交通、风向、土地等多个因素。”
《柳钢志》记录了关于柳钢筹建的故事:1957年8月30日,时任广西省工业厅基建处长徐宝森率领相关部门技术人员,会同黑色冶金设计院武汉分院广西选址工作组来到柳州,开展第一次选址工作。9月11日,第一次厂址踏勘结束,工作组向冶金部提交“广西柳州钢铁厂厂址选择报告”,推荐柳州关家堡作为厂址。
1958年1月17日,当时的国家建委派区域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率领冶金、化工、电力、轻工、城市建设、铁道等部有关设计院人员,在当时广西省计委、工业厅等部门人员的陪同下来柳州,重新组织人员成立联合选址工作组,开展柳州工业区规划及联合选址工作。中心组全面综合分析比较和修改,提供了3个方案——
一是钢铁厂位于马厂及雀儿山以北地区,化肥厂位于长排岭附近。二是钢铁厂位于关家堡一带,电厂仍在双冲村,化肥厂在云头沟以西。三是钢铁厂布置在柳江北岸近处的关家堡及长排岭一带,化肥厂位于马厂的东北面。
经过联合选址工作组认真研究,最终确定柳州钢铁厂厂址为马厂及雀儿山以北地区,化肥厂厂址则位于长排岭附近。联合选址工作组认为这里工业区布局比较紧凑,形状完整,各厂的住宅集中,便于统一安置居民,可节约投资和经营费用,而且未来仍有发展余地。
“以前听说曾考虑把柳钢厂址定在如今的窑埠古镇附近,因为这里道路通行条件好,取水也方便。”柳钢档案馆原馆长陈民生表示,现在,柳州工业博物馆就收藏了一段关于柳钢筹建的影像资料,其中也提到这个说法。
“拓荒大军”为何聚于雀儿山下?
厂址选定后,在这片不毛之地,一场浩浩荡荡的建设开始了!从全国各地涌来的“拓荒大军”聚集在雀儿山下,拨开杂草,挥动铁锹,支援柳钢建设。
88岁的柳钢退休职工尹立山,是辽宁省大连人,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自己和妻子支援广西边疆建设的点点滴滴。
1958年9月4日,尹立山夫妇领取结婚证之后,双方家人一起吃了顿饭,两人便拿着行李坐火车南下。“火车上人挤人,感觉很闷,想上厕所都难,熬了三天四夜才到达桂林。随后,我们去武钢学习电焊技术。”头发花白的尹立山一边回忆一边说,“3个月后,我和妻子学成归来就到柳钢工作,参与柳钢1号高炉的建设。”
当时柳钢的情景让他至今难忘。“这里原本是养马场,我们被分到茅草油毡房,铺一层稻草在马粪上就睡了,相邻的油毡房仅间隔一张草席,隔音效果很差。”尹立山说,那时候物资缺乏,吃得最多的就是苞谷、空心菜,作为一名北方人感觉很不习惯。“现在看到空心菜我还后怕,那时很多人营养不良,卫生院只能给一两斤米糠充当营养品。”
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尹立山夫妇和数以万计的柳钢建设者也没有退缩。柳钢1号高炉、屯秋铁矿、焦化厂、铁路线等配套设施陆续建成。
据《柳钢志》记载,在柳钢建设的过程中,全国人民尤其是柳州人民在柳钢勘探设计、设备制造、原材料供应、交通运输、技术力量、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诸方面,给予大力支援和热忱相助。这些都是柳钢建设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八方支援的建设热潮中,1960年2月,柳钢1号高炉炼出了第一炉铁水,结束了广西“手无寸铁”的历史,这件重要的历史大事背后蕴含着怎样精彩的故事?请关注后续报道。
|
不毛之地如何诞生“钢铁巨人”? ——柳钢历史文化探秘系列报道之一
黄细苏接受记者采访。全媒体记者 黄嘉蔚 摄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大楼本报通讯员 蒋国华摄
尹立山与妻子讲述当年共同参与柳钢建设的经历。 全媒体记者 黄嘉蔚 摄
编者按:
“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正如已走过65年风雨的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钢)。一路走来,一路的艰辛,有拼搏,亦有荣耀,但始终一步一个脚印,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即日起,本报推出“柳钢历史文化探秘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关于柳钢发展历程的故事,揭示其不惧艰难险阻,战胜风险考验,挺起广西钢铁“脊梁”的背后力量。敬请关注。
今年是柳钢建厂65周年。65年前,柳钢在不毛之地雀儿山脚下破土动工。这个初建时年产钢不足10万吨的小厂,现已跻身全球钢企50强、中国企业500强,目前柳钢“一体两翼多基地”协同发展,成为“钢铁巨人”。
65年,不过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但对于一家钢铁企业来说,却有说不完的故事。征途漫漫,柳钢人从筚路蓝缕的昨天到欣欣向荣的今天,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一脉相承的坚守。
如何寻找其传承的脉络,记者把目光转向浩瀚如烟的故纸堆,并采访了多位老同志,但仍难以理清头绪,由于各方说法不一,不知哪种才是正确的。
山重水复时,记者在采访中获得一条重要线索,有关部门曾经出版了一本关于韦国清的书,可这书在哪里能买到呢?经过一番努力,记者通过网购收集到极为珍贵的史料,厘清了柳钢建设发展的来龙去脉。这两本书分别是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毛泽东与广西》,以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韦国清上将主政广西二十年》。
翻阅这两本书,脑海里浮现了一幕幕直观的影像,那么,书中关于柳钢的发展历程究竟是如何记载的呢?
柳钢为何落户柳州?
提起柳钢,许多人会想起南宁会议。
史料记载:1958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中央“南宁会议”召开,部分中央领导人和地方领导人参加,总结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讨论第二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会议。
建设柳钢是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
《毛泽东与广西》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毛泽东到了南宁,对广西工业的落后深有感触……毛泽东不但口头同意广西省委提出的建设柳州钢铁厂、西津水电站、柳州化肥厂三个重点项目,而且交代李富春副总理具体帮助广西规划和安排有关的建设项目。”
这一表述在《韦国清上将主政广西二十年》一文中亦得到印证:
“广西工业落后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引起了他的关注。后来,广西提出要上三个重点建设项目:西津水电站、柳州钢铁厂、柳州化肥厂。毛主席便指示李富春副总理(兼任国家计委主任)帮办。”
除了这次会议,1957年7月举行的全国地方冶金工作会议也至关重要。当天,会议批准广西兴建一座年产钢10万吨的小规模钢铁厂,成为“一大二中十八小”钢铁工业布局中的18家地方钢铁企业之一。
广西要建设钢铁厂,为何会落户柳州呢?
其实,这一切早就有迹可循。
柳钢原副总经理黄细苏介绍,早在1955年初,中央曾派“西南地区选厂小组”来柳州勘察,认为柳州具有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
《柳钢五十年1958-2008》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省工业厅会同黑色冶金设计院武汉分院广西钢铁厂选址工作组,对广西的资源、工业分布、交通运输等情况进行研究后,初步提出在柳州市建立一个钢铁厂的意见。”
“据当时所掌握的资料,柳州东北屯秋铁矿,储藏量最大(5000万吨以上),锰矿产地分布于柳州附近。”黄细苏说,从焦煤等原料供应和产品运输情况来看,还要求厂址靠近铁路线,而柳州市是当时西南的交通枢纽,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工业基础也不错。经反复讨论研究后,当时的广西省委决定将钢铁厂厂址定在柳州。
厂址为什么选在柳北?
柳州要建钢铁厂,是铁板钉钉的事,但确定厂址却是一道难题。
1957年11月便进入柳钢筹备处的黄细苏,为记者梳理了选择厂址的缘由。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1957年我从武汉钢铁工人学院冶金机械专业毕业后,就到柳钢筹备处工作。”黄细苏还记得,当时筹备处办公室位于市区中心的培新路,只有十来个人,为了做好筹建工作,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要想选定一个适合建厂的地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虑取水、交通、风向、土地等多个因素。”
《柳钢志》记录了关于柳钢筹建的故事:1957年8月30日,时任广西省工业厅基建处长徐宝森率领相关部门技术人员,会同黑色冶金设计院武汉分院广西选址工作组来到柳州,开展第一次选址工作。9月11日,第一次厂址踏勘结束,工作组向冶金部提交“广西柳州钢铁厂厂址选择报告”,推荐柳州关家堡作为厂址。
1958年1月17日,当时的国家建委派区域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率领冶金、化工、电力、轻工、城市建设、铁道等部有关设计院人员,在当时广西省计委、工业厅等部门人员的陪同下来柳州,重新组织人员成立联合选址工作组,开展柳州工业区规划及联合选址工作。中心组全面综合分析比较和修改,提供了3个方案——
一是钢铁厂位于马厂及雀儿山以北地区,化肥厂位于长排岭附近。二是钢铁厂位于关家堡一带,电厂仍在双冲村,化肥厂在云头沟以西。三是钢铁厂布置在柳江北岸近处的关家堡及长排岭一带,化肥厂位于马厂的东北面。
经过联合选址工作组认真研究,最终确定柳州钢铁厂厂址为马厂及雀儿山以北地区,化肥厂厂址则位于长排岭附近。联合选址工作组认为这里工业区布局比较紧凑,形状完整,各厂的住宅集中,便于统一安置居民,可节约投资和经营费用,而且未来仍有发展余地。
“以前听说曾考虑把柳钢厂址定在如今的窑埠古镇附近,因为这里道路通行条件好,取水也方便。”柳钢档案馆原馆长陈民生表示,现在,柳州工业博物馆就收藏了一段关于柳钢筹建的影像资料,其中也提到这个说法。
“拓荒大军”为何聚于雀儿山下?
厂址选定后,在这片不毛之地,一场浩浩荡荡的建设开始了!从全国各地涌来的“拓荒大军”聚集在雀儿山下,拨开杂草,挥动铁锹,支援柳钢建设。
88岁的柳钢退休职工尹立山,是辽宁省大连人,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自己和妻子支援广西边疆建设的点点滴滴。
1958年9月4日,尹立山夫妇领取结婚证之后,双方家人一起吃了顿饭,两人便拿着行李坐火车南下。“火车上人挤人,感觉很闷,想上厕所都难,熬了三天四夜才到达桂林。随后,我们去武钢学习电焊技术。”头发花白的尹立山一边回忆一边说,“3个月后,我和妻子学成归来就到柳钢工作,参与柳钢1号高炉的建设。”
当时柳钢的情景让他至今难忘。“这里原本是养马场,我们被分到茅草油毡房,铺一层稻草在马粪上就睡了,相邻的油毡房仅间隔一张草席,隔音效果很差。”尹立山说,那时候物资缺乏,吃得最多的就是苞谷、空心菜,作为一名北方人感觉很不习惯。“现在看到空心菜我还后怕,那时很多人营养不良,卫生院只能给一两斤米糠充当营养品。”
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尹立山夫妇和数以万计的柳钢建设者也没有退缩。柳钢1号高炉、屯秋铁矿、焦化厂、铁路线等配套设施陆续建成。
据《柳钢志》记载,在柳钢建设的过程中,全国人民尤其是柳州人民在柳钢勘探设计、设备制造、原材料供应、交通运输、技术力量、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诸方面,给予大力支援和热忱相助。这些都是柳钢建设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八方支援的建设热潮中,1960年2月,柳钢1号高炉炼出了第一炉铁水,结束了广西“手无寸铁”的历史,这件重要的历史大事背后蕴含着怎样精彩的故事?请关注后续报道。
|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电话:0772-2826726
桂ICP备05000415号 桂公安网备 450205020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