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建党百年 龙城记忆

专题专栏

“生我父母 育我沙塘”——读柳州地方党史札记之二十七

来源: 柳州市档案馆  |   发布日期: 2021-09-09 17:25    |  作者: 李广西

图片1:何康为农科所题词

图片2:何康满怀豪情题词“生我父母 育我沙塘”


前段时间,文友兰生葵先生赠我由他参与编辑的《中国战时农都沙塘》一书。因为太忙,我当时来不及细读,时逢7月初的一个周日,才闲下来翻阅。刚刚读完有关“沙塘农都”出名人的章节,在随后看手机时,突然读到一篇微信文章,标题是“原农业部部长何康逝世”。2021年7月3日,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奠基人、原农业部部长何康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何老是农学家、农业管理专家、社会活动家。顿时,有一个熟悉的“生我父母 育我沙塘”的声音在脑中响起,让人联想起抗日战争时期何康同志在柳州沙塘的种种往事,感慨万千。何康前辈的离去,似一颗灿烂的星,在柳州的上空一闪而过,其耀人的光芒,却激起众多柳州人的回想和缅怀。

1.沙塘之恋

2021年4月8日至9日,何康前辈的儿子何迪偕夫人王苗来到柳州沙塘,寻访父亲80年前在沙塘求学的足迹,以及在这里形成的勤学实干、报效祖国的精神。在此之前,有朋友知道我专门研究地方党史,特意告诉我何迪来柳的信息。我本来要前去现场采访老人,无奈琐事缠身,只好委派记者前往。其实两位老人非常低调,并不欢迎记者的采访。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记者才完成采访任务。这也是何康前辈在柳州、在地方党报上留下的人生绝响吧!

从与何迪的交谈中得知,他们此次来柳州带着一个特别的使命,帮助父亲再看一看沙塘。沙塘是何康魂牵梦萦的圣地,离开柳州多年后,其关注的目光一直也没有移开过,还留下三个心愿:第一个是回沙塘看看,结果一共回了四次;二是希望在沙塘建立战时农都博物馆;三是出版一本反映“农都”历史的书。如今,农都博物馆和记载当年历史风云的书都已落实,何老的三个愿望在他生前全部实现。

史载:何康在农业部部长任上时,曾于1988年3月10日、1994年4月8日重返沙塘。1988年曾直接拨款30万元,用于兴建农技推广综合楼和维修柳州地区农科所旧式办公楼(西大农学院旧址)。卸任离休后,2003年12月16日第三次来到沙塘探访,思昔抚今,共话沧桑。2009年,柳北区和柳州农科所的同志到北京拜访何康,告知柳州打算将沙塘打造成历史“农都”、现代“绿谷”。何康激动地说:“现在全国要想找到像当时沙塘那样的地方,很难。因此,要重新开发沙塘‘农都’文化,最关键的是要有东西给人看。除了要尽快修复那些历史遗址,还要利用好南方喀斯特地貌特点和丰富的植物资源,打造有强烈南方特色的园区。”

2012年4月1日,89岁高龄的何康第四次回到沙塘。看到沙塘的日新月异,他十分欣慰地说:“沙塘是个绝无仅有的地方,是柳州一笔珍贵的无形资产,沙塘精神要继续发扬光大。”

如今,柳州农科所档案室里,保存着何康的诸多题词:“可爱的沙塘镇”“战时农都”“生我父母 育我沙塘”“发扬艰苦创业优良传统为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这些条幅的内容,体现了他的赤子之心与战时农都的水乳交融!

那么,何康前辈在沙塘求学期间究竟经历了什么惊心动魄的往事,让他对这里如此难以忘怀?我浮想着岁月的烟尘、思接史书的记载,再一次翻看历史的精彩华章。

2.农都之魂

原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吴石之子吴韶成撰文回忆:1949年,父亲在离开大陆赴台湾潜伏时,曾给过他一张纸条,内容是:“有困难,找何康。”当时,中共地下党员何康在上海工作,何康的父亲何遂将军已在台湾潜伏并从事情报工作。吴石将军是自告奋勇代替何遂将军做潜伏工作的,成为潜伏在台湾的“密使一号”。

其实,在柳州,吴石将军和何康是有过交往的,但史料记载不多。

说起何康的地下党的工作经历,更是充满了传奇。他做地下工作的单线领导人是我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同志。

时光倒回到80年前,皖南事变发生后,何康奉命退学离校。他的父亲何遂(辛亥革命元老)去做桂林行营总顾问,何康随父来到桂林,进入广西大学经济系学习并从事地下党工作。

何康生于1923年2月,福建福州人,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重庆南渝(南开)中学地下党支部书记。1941年,何康考入成都光华大学学习经济学。这时,他在离开重庆前去面见董必武,董必武对何康说:“你要学门技术,将来建国后会有用。”何康认为自己的数理基础不是太好,却非常喜欢生物。重要的是,在跟着父亲走过许多地方的过程中,他看到中国农村落后,农民很苦,想为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而干农业是最直接的。这样,他改为学农,1942年转学到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这一决定,注定了他与柳州一辈子的情缘。

其实,抗战时期,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就在柳州沙塘办校。校长马君武曾说:西大农学院及广西农事场“为广西全省最高的农业研究机关”。这时的农学院,人才荟萃,学术气氛浓厚。何康在这里读书,虽然条件艰苦,但能够实现农业兴国的梦想。

何康和所有同学一样,吃糙米饭,靠桐油灯照明,上课学习和科研实验都很勤奋,常常钻研到晚上十一二点钟。因那时的油灯用的是煤油或是桐油,油烟很浓,早晨起来鼻孔都是黑乎乎的。何康回忆说,学生时代努力学习的动力,主要是受司马迁发愤修史的故事鼓舞,被达尔文在生物学上执著的追求精神感动,发扬了爱迪生刻苦勤学的精神。何康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进行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指导教师是留美博士张信诚教授。张信诚教授是美国农学界泰斗魏克斯曼的学生,在西大农学院和广西农事场任职。

1946年,何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论文写的是关于土壤中的碳氧比例及其与水稻营养的关系。这在当时是个崭新的课题。何康论文的要义是,使用稻草肥田要达到更佳效果,必须给它以启动力量,即给微生物以营养。何康这篇具有相当实用意义的论文得到中国农学界的重视,自然也获得导师的喜爱与赞赏。

关于何康的论文和与张信诚教授之间的故事,让人赞叹不已。

1993年,世界粮食基金会把“世界粮食奖”授予何康。何康去领奖时,在华盛顿见到专程赶来会面的恩师张信诚教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80多岁的老师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何康在西大农学院撰写的毕业论文。当老师颤巍巍地解开包裹时,何康惊呆了,万万想不到张老师竟然将当年这几百页的毕业论文保管起来,万里迢迢把它带到美国,珍藏了40多年!

何康回国后,把20万美元的奖金作为“何康农业教育基金会”的本金,用每年的利息收入作为奖学金,鼓励农业院校在校优秀学生以及支持科研项目和国际交流活动。

1946年,何康大学毕业后,回南京办农场并从事地下工作。

1957年至1990年,何康任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院长、华南热带作物学院院长、广东省农垦总局副局长兼两院院长、国家农林部副部长、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农牧渔业部部长、农业部部长;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3.旷世之缘

广西大学农学院内部刊物《沙塘农讯》曾刊登沙塘即景的文章,其中有一首题为“月夜情侣”的诗:“月色溶溶泻大荒,情人对对吐衷肠;更深人静星沉后,尚恋余晖乐未央。”描述青年学子的热恋场景,这场景对何康来说,是甜蜜的也是痛苦的。

何康在沙塘收获珍贵友情后转为美好爱情的佳话成为人间传奇。

当时,何康与妻子郁隽民都在沙塘求学。郁隽民当年是广西大学园艺系高才生,比何康低两届。两人就在沙塘这片热土上相识相知。

当时,两人相互很有好感,但之间的关系却止步于友情。因为,何康那时已有一个一往情深的女子——缪希霞。何、缪两家是世交。为了革命,为了不辜负缪希霞的深情,何康把对郁隽民的爱意深埋心底。

郁隽民清晰地记得,当年何康为了救自己不顾性命的难忘往事。国民党湘桂大撤退时,何康凭借父亲何遂的关系,找到当时国民党第四战区参谋长吴石,帮助郁隽民和几个同学乘上开出柳州的火车。由于火车严重超员,何康让郁隽民和其他同学坐在车厢里,而自己则爬上火车顶,用绳子将身子和气窗绑缚在一起,那是多么惊险的事情啊!郁隽民回忆道:“火车停下来时,他头发全部都立起来了,像个怒发冲冠的关公”。

更令人称奇的是,缪希霞也知道何康心中还有另一个牵挂的人。因此,1990年,缪希霞在病逝前嘱咐儿子去美国寻找郁隽民,希望自己钟爱一生的人能继续拥有幸福。1993年,何康的长子托人在美国找到郁隽民,并传递父亲的深情厚谊。那时,两人已是70岁的老人,从相识到分离差不多50年,当中的牵挂和思念,又岂是常人所能理解和承受的!当年秋天,有情人终于喜结良缘。少年爱慕,白发相守,世间有多少这样值得点赞的传奇爱情?有人说,正是两个优秀女子无私的爱,让何康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

何康在沙塘读书前后有5年时间。他曾说,没有沙塘这个“农都”,就不会有他这个农业部部长。

何康在任农业部部长时有一个心结,就是大陆、台湾两岸有“坚冰”,对立关系紧张。何时能打破“坚冰”,解开这个结?巧的是,当年在西大农学院的两位同学李崇道和黄成达,分别是台湾的“农复会主任”和香港渔农处处长,两人的级别都相当于“农业部部长”。何康尝试通过黄成达向李崇道发出会面的邀请,结果得到李崇道热烈的回应。

当年在沙塘,李崇道与何康是西大农学院同一届同学,而且还是睡在何康上铺的兄弟,黄成达则低两届。读书时3人关系很铁,经常结队去“抢”书看。“当时书籍紧缺,不‘抢’就看不上。”“李崇道胆子最大,杀猪时我和黄成达抓猪脚,他拿起尖刀就捅,干脆利落。”何康在回沙塘考察时,曾对人生动地讲述他们当年的趣事,并摆出杀猪的姿势,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1985年,何康、李崇道、黄成达3人终于在香港重逢。这次3位老同学的相聚,是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最高级别的行政长官对话,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广泛关注。此后,在何康的全力推动、3人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开始“破冰”,科研人员的交往和农业科技交流逐渐密切起来,三地农业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合作。何康认为,海峡两岸“坚冰”的打破,最早应该是从“农”开始的,且“根”在沙塘。

何康任农业部部长时,着力解决问题,促进粮食产量高增长,使中国能用占世界7%的可耕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在全世界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为此,何康获得“世界粮食奖”的荣誉。

我伫立在报社的办公楼前,凝望滔滔不绝的柳江,胸中涌动着红色的怀想。柳州沙塘虽小,但乃是人杰圣地。那些并不如烟的往事,那些琅琅的读书声,那些抗日的怒吼,都沉淀到一本厚厚的《中国战时农都沙塘》书中。闻着油墨芳香的新书,仍然豪情满怀;读着“昔人已乘黄鹤去”的诗句,却怆然泪下。我从来没有见过何康前辈,只能在书籍和图片中寻找他的辉煌业绩,读着他的革命故事,热血沸腾。我们站在新时代的高山之巅,每天拥抱新的朝阳,守望着崇高的典范和不朽的精神,以自信的姿态阔步迈进,一往无前。

(本文配图均由兰生葵提供)



  •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 热线电话:0772-2826726

  •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专题专栏  

“生我父母 育我沙塘”——读柳州地方党史札记之二十七

来源: 柳州市档案馆  |   发布日期: 2021-09-09 17:25    |  作者: 李广西

图片1:何康为农科所题词

图片2:何康满怀豪情题词“生我父母 育我沙塘”


前段时间,文友兰生葵先生赠我由他参与编辑的《中国战时农都沙塘》一书。因为太忙,我当时来不及细读,时逢7月初的一个周日,才闲下来翻阅。刚刚读完有关“沙塘农都”出名人的章节,在随后看手机时,突然读到一篇微信文章,标题是“原农业部部长何康逝世”。2021年7月3日,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奠基人、原农业部部长何康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何老是农学家、农业管理专家、社会活动家。顿时,有一个熟悉的“生我父母 育我沙塘”的声音在脑中响起,让人联想起抗日战争时期何康同志在柳州沙塘的种种往事,感慨万千。何康前辈的离去,似一颗灿烂的星,在柳州的上空一闪而过,其耀人的光芒,却激起众多柳州人的回想和缅怀。

1.沙塘之恋

2021年4月8日至9日,何康前辈的儿子何迪偕夫人王苗来到柳州沙塘,寻访父亲80年前在沙塘求学的足迹,以及在这里形成的勤学实干、报效祖国的精神。在此之前,有朋友知道我专门研究地方党史,特意告诉我何迪来柳的信息。我本来要前去现场采访老人,无奈琐事缠身,只好委派记者前往。其实两位老人非常低调,并不欢迎记者的采访。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记者才完成采访任务。这也是何康前辈在柳州、在地方党报上留下的人生绝响吧!

从与何迪的交谈中得知,他们此次来柳州带着一个特别的使命,帮助父亲再看一看沙塘。沙塘是何康魂牵梦萦的圣地,离开柳州多年后,其关注的目光一直也没有移开过,还留下三个心愿:第一个是回沙塘看看,结果一共回了四次;二是希望在沙塘建立战时农都博物馆;三是出版一本反映“农都”历史的书。如今,农都博物馆和记载当年历史风云的书都已落实,何老的三个愿望在他生前全部实现。

史载:何康在农业部部长任上时,曾于1988年3月10日、1994年4月8日重返沙塘。1988年曾直接拨款30万元,用于兴建农技推广综合楼和维修柳州地区农科所旧式办公楼(西大农学院旧址)。卸任离休后,2003年12月16日第三次来到沙塘探访,思昔抚今,共话沧桑。2009年,柳北区和柳州农科所的同志到北京拜访何康,告知柳州打算将沙塘打造成历史“农都”、现代“绿谷”。何康激动地说:“现在全国要想找到像当时沙塘那样的地方,很难。因此,要重新开发沙塘‘农都’文化,最关键的是要有东西给人看。除了要尽快修复那些历史遗址,还要利用好南方喀斯特地貌特点和丰富的植物资源,打造有强烈南方特色的园区。”

2012年4月1日,89岁高龄的何康第四次回到沙塘。看到沙塘的日新月异,他十分欣慰地说:“沙塘是个绝无仅有的地方,是柳州一笔珍贵的无形资产,沙塘精神要继续发扬光大。”

如今,柳州农科所档案室里,保存着何康的诸多题词:“可爱的沙塘镇”“战时农都”“生我父母 育我沙塘”“发扬艰苦创业优良传统为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这些条幅的内容,体现了他的赤子之心与战时农都的水乳交融!

那么,何康前辈在沙塘求学期间究竟经历了什么惊心动魄的往事,让他对这里如此难以忘怀?我浮想着岁月的烟尘、思接史书的记载,再一次翻看历史的精彩华章。

2.农都之魂

原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吴石之子吴韶成撰文回忆:1949年,父亲在离开大陆赴台湾潜伏时,曾给过他一张纸条,内容是:“有困难,找何康。”当时,中共地下党员何康在上海工作,何康的父亲何遂将军已在台湾潜伏并从事情报工作。吴石将军是自告奋勇代替何遂将军做潜伏工作的,成为潜伏在台湾的“密使一号”。

其实,在柳州,吴石将军和何康是有过交往的,但史料记载不多。

说起何康的地下党的工作经历,更是充满了传奇。他做地下工作的单线领导人是我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同志。

时光倒回到80年前,皖南事变发生后,何康奉命退学离校。他的父亲何遂(辛亥革命元老)去做桂林行营总顾问,何康随父来到桂林,进入广西大学经济系学习并从事地下党工作。

何康生于1923年2月,福建福州人,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重庆南渝(南开)中学地下党支部书记。1941年,何康考入成都光华大学学习经济学。这时,他在离开重庆前去面见董必武,董必武对何康说:“你要学门技术,将来建国后会有用。”何康认为自己的数理基础不是太好,却非常喜欢生物。重要的是,在跟着父亲走过许多地方的过程中,他看到中国农村落后,农民很苦,想为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而干农业是最直接的。这样,他改为学农,1942年转学到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这一决定,注定了他与柳州一辈子的情缘。

其实,抗战时期,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就在柳州沙塘办校。校长马君武曾说:西大农学院及广西农事场“为广西全省最高的农业研究机关”。这时的农学院,人才荟萃,学术气氛浓厚。何康在这里读书,虽然条件艰苦,但能够实现农业兴国的梦想。

何康和所有同学一样,吃糙米饭,靠桐油灯照明,上课学习和科研实验都很勤奋,常常钻研到晚上十一二点钟。因那时的油灯用的是煤油或是桐油,油烟很浓,早晨起来鼻孔都是黑乎乎的。何康回忆说,学生时代努力学习的动力,主要是受司马迁发愤修史的故事鼓舞,被达尔文在生物学上执著的追求精神感动,发扬了爱迪生刻苦勤学的精神。何康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进行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指导教师是留美博士张信诚教授。张信诚教授是美国农学界泰斗魏克斯曼的学生,在西大农学院和广西农事场任职。

1946年,何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论文写的是关于土壤中的碳氧比例及其与水稻营养的关系。这在当时是个崭新的课题。何康论文的要义是,使用稻草肥田要达到更佳效果,必须给它以启动力量,即给微生物以营养。何康这篇具有相当实用意义的论文得到中国农学界的重视,自然也获得导师的喜爱与赞赏。

关于何康的论文和与张信诚教授之间的故事,让人赞叹不已。

1993年,世界粮食基金会把“世界粮食奖”授予何康。何康去领奖时,在华盛顿见到专程赶来会面的恩师张信诚教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80多岁的老师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何康在西大农学院撰写的毕业论文。当老师颤巍巍地解开包裹时,何康惊呆了,万万想不到张老师竟然将当年这几百页的毕业论文保管起来,万里迢迢把它带到美国,珍藏了40多年!

何康回国后,把20万美元的奖金作为“何康农业教育基金会”的本金,用每年的利息收入作为奖学金,鼓励农业院校在校优秀学生以及支持科研项目和国际交流活动。

1946年,何康大学毕业后,回南京办农场并从事地下工作。

1957年至1990年,何康任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院长、华南热带作物学院院长、广东省农垦总局副局长兼两院院长、国家农林部副部长、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农牧渔业部部长、农业部部长;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3.旷世之缘

广西大学农学院内部刊物《沙塘农讯》曾刊登沙塘即景的文章,其中有一首题为“月夜情侣”的诗:“月色溶溶泻大荒,情人对对吐衷肠;更深人静星沉后,尚恋余晖乐未央。”描述青年学子的热恋场景,这场景对何康来说,是甜蜜的也是痛苦的。

何康在沙塘收获珍贵友情后转为美好爱情的佳话成为人间传奇。

当时,何康与妻子郁隽民都在沙塘求学。郁隽民当年是广西大学园艺系高才生,比何康低两届。两人就在沙塘这片热土上相识相知。

当时,两人相互很有好感,但之间的关系却止步于友情。因为,何康那时已有一个一往情深的女子——缪希霞。何、缪两家是世交。为了革命,为了不辜负缪希霞的深情,何康把对郁隽民的爱意深埋心底。

郁隽民清晰地记得,当年何康为了救自己不顾性命的难忘往事。国民党湘桂大撤退时,何康凭借父亲何遂的关系,找到当时国民党第四战区参谋长吴石,帮助郁隽民和几个同学乘上开出柳州的火车。由于火车严重超员,何康让郁隽民和其他同学坐在车厢里,而自己则爬上火车顶,用绳子将身子和气窗绑缚在一起,那是多么惊险的事情啊!郁隽民回忆道:“火车停下来时,他头发全部都立起来了,像个怒发冲冠的关公”。

更令人称奇的是,缪希霞也知道何康心中还有另一个牵挂的人。因此,1990年,缪希霞在病逝前嘱咐儿子去美国寻找郁隽民,希望自己钟爱一生的人能继续拥有幸福。1993年,何康的长子托人在美国找到郁隽民,并传递父亲的深情厚谊。那时,两人已是70岁的老人,从相识到分离差不多50年,当中的牵挂和思念,又岂是常人所能理解和承受的!当年秋天,有情人终于喜结良缘。少年爱慕,白发相守,世间有多少这样值得点赞的传奇爱情?有人说,正是两个优秀女子无私的爱,让何康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

何康在沙塘读书前后有5年时间。他曾说,没有沙塘这个“农都”,就不会有他这个农业部部长。

何康在任农业部部长时有一个心结,就是大陆、台湾两岸有“坚冰”,对立关系紧张。何时能打破“坚冰”,解开这个结?巧的是,当年在西大农学院的两位同学李崇道和黄成达,分别是台湾的“农复会主任”和香港渔农处处长,两人的级别都相当于“农业部部长”。何康尝试通过黄成达向李崇道发出会面的邀请,结果得到李崇道热烈的回应。

当年在沙塘,李崇道与何康是西大农学院同一届同学,而且还是睡在何康上铺的兄弟,黄成达则低两届。读书时3人关系很铁,经常结队去“抢”书看。“当时书籍紧缺,不‘抢’就看不上。”“李崇道胆子最大,杀猪时我和黄成达抓猪脚,他拿起尖刀就捅,干脆利落。”何康在回沙塘考察时,曾对人生动地讲述他们当年的趣事,并摆出杀猪的姿势,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1985年,何康、李崇道、黄成达3人终于在香港重逢。这次3位老同学的相聚,是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最高级别的行政长官对话,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广泛关注。此后,在何康的全力推动、3人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开始“破冰”,科研人员的交往和农业科技交流逐渐密切起来,三地农业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合作。何康认为,海峡两岸“坚冰”的打破,最早应该是从“农”开始的,且“根”在沙塘。

何康任农业部部长时,着力解决问题,促进粮食产量高增长,使中国能用占世界7%的可耕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在全世界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为此,何康获得“世界粮食奖”的荣誉。

我伫立在报社的办公楼前,凝望滔滔不绝的柳江,胸中涌动着红色的怀想。柳州沙塘虽小,但乃是人杰圣地。那些并不如烟的往事,那些琅琅的读书声,那些抗日的怒吼,都沉淀到一本厚厚的《中国战时农都沙塘》书中。闻着油墨芳香的新书,仍然豪情满怀;读着“昔人已乘黄鹤去”的诗句,却怆然泪下。我从来没有见过何康前辈,只能在书籍和图片中寻找他的辉煌业绩,读着他的革命故事,热血沸腾。我们站在新时代的高山之巅,每天拥抱新的朝阳,守望着崇高的典范和不朽的精神,以自信的姿态阔步迈进,一往无前。

(本文配图均由兰生葵提供)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电话:0772-2826726

桂ICP备05000415号 桂公安网备 450205020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