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征文
档案是一种财富
----广西鹿寨县档案局 郑晓瑶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谁都不敢与时间赛跑。从踏入档案系统至今,一转眼,我从事兰台工作已经四个年头了,做档案人并不是我的初衷,但命运却把我和档案连在了一起,短短几年时间,我见证了档案人的生活平淡和工作单调,默默无闻和甘于清苦,档案人没有可以示人的功绩,没有值得夸耀的奖杯,有的只是恬淡、细致整理档案和对档案查阅者设身处地的理解和耐心周到服务以及成功查阅后的喜悦心情。档案是一种财富。
档案在社会、家庭、个人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谁拥有了档案谁就拥了财富,一张泛黄的纸张也许省去你几年的工作,一张纸也许就能寻回不少的损失,又能了却多少人的情感,它更有金钱买不来的东西,档案是连接历史现实的链条,它连接着昨天、今天,它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我至今还深刻的记得,两年前一个广东余先生打来的长途电话,抱着试探的心情,要求帮查找七十年前从广东韶关到原榴江县工作生活的宗亲,只提供一个名字,其他一无所知,我局急人所急,在几百卷民国时期档案中翻阅到有该人姓名的一条文字记录,后派人了解原榴江所属村屯,最终找到了余先生的宗亲后人,圆了两广余氏宗亲七十年来的寻亲梦,在见证两广余氏宗亲后人团聚那时刻,作为档案人的我自豪感油然而生,一面锦旗把我们档案人的心填得满满……。在六、七十年代广大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参加农村建设,到现在老知青们都是六十岁左右的老人了,一张知青花名册或介绍信存根为他们找回几多退休金、几多安慰,看到老知青们因找到其本人知青档案时的热泪盈眶,我的心情比他们还激动。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档案历来都是各自单位自行保管,因时间久远和人事调动频繁,个人档案丢失比较严重,工人的工龄证明问题成了办理退休手续的一道坎,看着这些老工人踏进档案馆时脸上写满的希望而又忐忑不安的眼神,我真怕会伤了他们的心。今年五一劳动节后第一天上班,远远的就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蹲在档案馆大门,老人名叫甘贵生,已是花甲之人,原在我县磷肥厂工作,八十年代磷肥厂散厂后转调到其他单位工作,现在已到退休年龄,在办退休手续时,少了磷肥厂工作时间的工龄,少好十几年工龄就意味着每月少几十上百的退休金,因老厂早已不存在,老人很无奈,只得带着一丝希望来到档案馆寻求帮助,后经我们查案人员在磷肥厂会计档案中查到了甘贵生工作期间的所有工资花名册,当老人拿着那很重很重的工资花名册,犹如范进中举般大喊:找见啦!找见啦!其实每当完成一项档案利用服务,我们档案人的心境往往比利用者的心境还要愉悦。民生档案在我档案馆馆藏中占用很大一席之地,劳动人事档案中工人介绍信存根及工资审批表等都有整理归档,有效填补了工人的个人档案缺失问题。而更多的有关写志修书、土地证明、三大纠纷、婚姻方面证明材料等等更彰显了档案的重要价值。
档案之所以珍贵,还在于它记录了前辈创业的艰辛与苦难;档案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归纳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档案之所以丰富,因为它承载了民族的现在和未来。常常看到一些档案查阅者,带着怯弱、焦急的眼神而来,又带着满意、感激的笑容而去,我更觉得档案的弥足珍贵,作为档案人我感到做这份工作的神圣,因为我们的服务可以带给社会更多更好的价值,带给广大档案利用者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