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建党百年 龙城记忆

专题专栏

硝烟中的记者伉俪——读柳州地方党史札记之三十一

来源: 柳州市档案馆  |   发布日期: 2021-12-08 10:45    |  作者: 李广西

图片1:1957年国庆日,司马文森、雷维音在驻印尼使馆合影。


图片2:罗培元


国庆假期中,我再次翻阅一本纸质发黄的书,历史的氤氲揭面而来。每次阅读,我总会沉浸于一种难已名状、复杂的思绪当中。因为,这本书名叫《抗日战争时期的柳州日报》,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工作者在柳州日报社的斗争往事,其中有一点记忆碎片,透露了当时有七对记者夫妻的信息。

由于年代已久,对前辈们革命事迹记载不多,对他们的爱情、婚姻、家庭讲述语焉不详,许多事情只知其一,不知有二。这里,我所掌握的资料有限,遴选些许故事,算是一个新时代的记者对烽火岁月中的前辈无限的怀念和尊崇。

我隐约知道:他们没有花前月下、没有卿卿我我,只有志同道合、红心向党;没有儿女情长、缠绵悱恻,只有红色淬炼、生死不渝。但是,他们的爱情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他们用理想和信念织就的革命故事镌刻在龙城大地。

如我之辈的一些后来者应该知道他们的名字:罗培元和吕冰、司马文森和雷维音、钟远蕃和张素梅、覃显和谭艾平、谢文思和张白萍、黎佩言和潘洁馨、邓程章和于钿。

希望这些零碎的回忆文字,能够映衬红色记者伉俪的光辉形象,闪耀迷人的光芒。


罗培元和吕冰: 开拓担当 善作善成

抗日战争时期的《柳州日报》能够有如此大的成就和影响力,是和罗培元的担当作为分不开的,而罗培元能够来柳州干革命,是和他的陆川老乡林继茂分不开的。

翻阅罗培元(1917年至2007年)的履历,记载如下:广西陆川人,1938年7月在中山大学法学院读书,第二年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6月底被党派往柳州日报社,先后任编辑主任、总编辑、社长,在桂北从事抗日敌后武装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任广州市政协主席。

罗培元曾回柳州参加过相关会议,并撰文回忆。

2005年,他还写过一首诗,回忆他在桂北山区的战斗往事:“滔滔柳江水,长忆嘶马心。三濯尘沾足,元宝山下吟。”

1942年夏天,中山大学毕业的罗培元受组织派遣,通过老乡林继茂(时任柳州日报社社长、地下党员)到柳州日报社工作,随行的还有他的妻子吕冰,他们都是陆川老乡。

我从史料《地下党在柳州窑埠下村的活动情况》上了解到,罗培元和吕冰回柳州后,吕冰开始在龙城中学教书。1943年下半年,吕冰的父亲吕昭仁和母亲杨学柳从桂林搬到柳州窑埠定居。吕昭仁是黄埔一期毕业生,有进步思想,为共产党做过事。当时窑埠还住着三户陆川老乡,包括后来任柳州副市长的黎达愚在内。地下党组织分析决定,争取把窑埠建成我党活动的一个据点。

这个任务,就交给罗培元夫妇。

每个星期,罗培元夫妇都要回窑埠看望老人和孩子。利用这个机会,夫妻二人向两位老人和老乡们进行大量的思想工作。成为据点后,为地下党组织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1984年,柳州市委召开抗战时期《柳州日报》党史征集座谈会时,记者陈力智发言时说:《柳州日报》在抗战中的工作之所以出色,主要是罗培元同志立场坚定、有胆略、有才干。特别是罗培元同志处处以身作则,不搞特殊。那个时候生活非常困难,吕冰生孩子没有钱住院,罗培元也没有拿报社一分钱。真是两袖清风,心忧天下事。

吕冰自己写文章回忆说,她1944年8月至1945年9月在柳州日报社工作,任罗城县黄金分销社负责人。党组织交给她一个任务,要在黄金建一个据点。当时,她一个人也不认识,就从和当地妇女一起做鞋子、缝衣服开始,和她们谈心,认同乡、认老庚、认姊妹,把群众发动起来。当地有一个土匪头子叫何起华,派小老婆来打听情况。吕冰她们就做来人的工作,并通过来人做好了那个土匪头子的工作。后来,吕冰还组织“十姊妹”,为抗日筹粮、搞运输、做军鞋。妇女组织从10多个人发展到70多人。

吕冰生平不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过广州市工交基建干校的副书记、副校长。


司马文森和雷维音:为国无私 教女有方

罗培元在柳州沦陷后,一度陷于迷茫,当时,找不到党组织,想去桂北山区搞武装斗争,却没有路径,在四战区的地下党员左洪涛的指点下,找一个叫司马文森的人。无巧不成书,司马文森居然是《柳州日报》特派员(特约记者),并曾多年为报社供稿。

打开司马文森(1916年-1968年5月)的履历可以看到,他是我国著名作家。他出生在福建泉州,16岁参加革命,17岁入党。刻苦自学,勤于写作,从20多岁开始,陆续发表了大量很有影响的文学作品。

在抗战时期,他曾担任过《柳州日报》特派记者,系中共桂林文化支部负责人。

新中国成立后,司马文森先后出任我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

司马文森可以说是柳州女婿,因为其妻子雷维音不单是《柳州日报》记者,也是融水县人。他们的爱情有一见钟情的浪漫,更是一个青年人对文化人的仰慕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雷维音(1924年12月—2013年5月),原名雷懿翘,融水县人。年轻时怀抱满腔救国热情,投身于抗战宣传的洪流中。1938年10月,在一次偶遇中结识了作词家周钢鸣,后认识周钢鸣的好朋友司马文森,受到司马文森对革命理想、信仰的热忱感召,毅然投身革命事业。1941年7月1日,两人在柳州登记结为革命伉俪,风雨同舟,相濡以沫。

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撤退,《救亡日报》被封闭,司马文森奉命坚守桂林文化城,负责地下党文化系统的工作及桂林文协的工作。雷懿翘经党组织安排到《柳州日报》担任记者,以雷维音为笔名在《柳州日报》上发表多篇文章,后来就用作姓名。

1978年,雷维音到文化部对外司工作,被选为文化部第四次党代会代表。1982年12月离休。两位老人一生正直,忠诚于革命理想、信仰、事业和家庭,为我国的文化外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司马文森的六个女儿,秉承了他忠贞不屈、勇敢坚强、爱党爱国的精神品格,分别在翻译、新闻(女儿司马小萌原供职于《北京晚报》,中国新闻界著名记者)、统战、医学、海外华文教育及电影等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钟远蕃和张素梅:以笔为枪 针砭时弊

很多年以前,读过钟远蕃教授的经济文章,很受启发。但我当时不知道,他曾在柳州日报社工作过。他于1941年9月至1942年6月、1944年秋至1945年9月两次在报社工作,这本身就是一个谜。近日,打开他写的回忆文章,题目是《抗战时期的柳州日报》,终于解开了我的疑惑。

钟远蕃(1913年-2004年11月),广东省五华县人。1937年“七七事变”前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广东省文化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长,负责《新华南》的编辑工作。1941年后辗转到柳州、重庆、桂林,为当地报刊撰写政治、经济、时事论文。1961年冬调任暨南大学教授,研究世界经济,是我国资深的经济学专家。

1941年秋,应柳州地下党员李文浩的邀请,钟远蕃到柳州中学任教,改名钟天锡。并担任柳州日报社特约撰稿人,后兼任评论主任。每周为报社写一至两篇社论或专论。1942年6月,柳州中学校长周思宝借故捏造罪名把他免职。还有顽固分子散布流言,说他是“八字脚(中共地下党)”,因此,他撤离到桂林隐藏。1944年11月,桂林沦陷,钟远蕃和妻子张素梅等撤退到罗城县龙岸,再一次参加柳州日报社的工作。他主要在和睦编辑油印报纸出版,并写社论。当时,油印报纸非常受群众的欢迎。1945年9月,他从罗城出发,千辛万苦到了重庆。

张素梅有一个谈话记录,讲述她在柳州的故事。1941年8月,她到了柳州,住在柳州中学校园里。工作是柳州日报社的副刊助理编辑。夫妻两人爱的结晶——第一个女孩是在柳州出生的。孩子出生后,他们就搬到河南片的马鞍山下的报社宿舍里去住。因为工作忙,还找了一个保姆帮助带孩子。因为形势变化,钟远蕃于某天的大清早撤离到桂林,她则是那天晚上撤离的。新中国成立后,张素梅在广州中山大学外语系工作。


覃显和谭艾平:不断隐蔽 为党工作

翻开一份尘封的档案可以看到:覃显原名覃建英,号立彬,象州县人,生于1920年10月。1938年10月参加广西学生军,194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6月从学生军转到广西合作人员训练班学习,10月进入柳江县政府合作指导室工作;1943年9月在柳江县里雍小学建立党的工作据点;1944年任雒容县政府合作指导室主任;1945年至1947年先后在柳州日报社、柳江县中学工作;1946年与熊元清、胡习恒共同负责中共柳州县委的领导工作,分管宣传;1978年6月至1984年12月任广西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等职。1984年12月离休。

史载,1945年1月至1946年初,覃显在《柳州日报》工作,担任资料室主任。他的回忆文章《悠悠柳江水 耿耿赤子心》,记录了他在柳州参加革命工作的点点滴滴。文章多次提到一个叫谭艾平的人,并没有点明是他的妻子。

文章中说,他在柳州曾三次变换公开职业。1941年10月,党组织把他和六位中共党员派到柳江县政府合作指导室工作,还有三个培养对象,其中有一个叫谭艾平。在柳州初期的合作社业务中,地下党组织把柳江县分成五个片,合作指导员分为五个组,其中有四个组都有一至两名地下党员。覃显在里雍组,谭艾平在六道组。1944年8月,国民党省政府调覃显到雒容县工作,党组织也希望他去开辟新的工作据点。经党组织同意,把柳州地下党员谭艾平(1942年入党)调到雒容县协助工作。谭艾平侧重到各乡了解过去办社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针对国民党县长以下各科室主要人员、各乡乡长等实权人物,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分清联合、争取、孤立、打击的对象,更好地开展党的工作。

1944年11月,桂林沦陷。覃显立即派谭艾平回柳州向党组织请示,他在雒容观察局势。谭艾平走后不久的一天黎明,鹿寨方向传来枪炮声,雒容的国民党军政机关立即望风而逃。因为等不到上级指示,覃显决定向罗城县龙岸前进。在龙岸,找到地下党员岑友鲲,后认识了罗培元,就这样到了《柳州日报》工作。覃显的部分工作是帮助油印报纸。当时物质条件极端困难,他晚上在桐油灯下连续奋战,有时通宵达旦工作,虽然满脸熏得乌黑,但心情十分愉快。坚持办报,传递抗日声音,群众把《柳州日报》看作“黑暗里的一盏明灯”。

1945年11月,谭艾平从外地回来,党组织决定由覃显介绍到柳州日报社从事校对工作。谭艾平的组织联系人由岑友鲲负责。

1946年初,罗培元告诉覃显说,形势严峻,非撤不可,要求覃显撤离。这样,覃显到柳江国中当老师。

实际上,为了保护党员不暴露,有一段时间,党组织安排谭艾平到融县隐蔽,直到安全后才回柳州。从覃显的回忆文章中,没有看到他们夫妻的任何个人私事,聚少离多,全部是党的工作。若是两情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谢文思和张白萍、黎佩言和潘洁馨、邓程章和于钿

这三对革命伴侣,因我掌握的资料有限,只能简单呈现。

谢文思1941年7月至1942年3月在报社任经理、采访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省侨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张白萍1941年7月至1942年5月在报社任资料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省侨办副处长。

黎佩言1944年至1946年6月在报社任总务,潘洁馨有工作日记选载,记录时间从1944年12月至1945年8月。其他不详。

邓程章1945年1月至1945年9月任《柳州日报》柳城分社大埔办事处负责人,新中国成立后任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钿1945年3月至1945年9月任柳城分社大埔办事处工作人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党支部书记。

写到此,读到唐宋八大家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是呵,我们的地下工作者,为了革命需要,四处奔波,传播革命火种,开展革命斗争。此身长在情长在,没有昨日的难忘,就没有今天的美好。

爱情是生命的乐曲,更是家国情怀的篇章。生命之旅,行走的不仅仅是道路和方向,更是岁月的磨炼和不朽的厚地高天。 (本文配图均为资料照片)



  •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 热线电话:0772-2826726

  •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专题专栏  

硝烟中的记者伉俪——读柳州地方党史札记之三十一

来源: 柳州市档案馆  |   发布日期: 2021-12-08 10:45    |  作者: 李广西

图片1:1957年国庆日,司马文森、雷维音在驻印尼使馆合影。


图片2:罗培元


国庆假期中,我再次翻阅一本纸质发黄的书,历史的氤氲揭面而来。每次阅读,我总会沉浸于一种难已名状、复杂的思绪当中。因为,这本书名叫《抗日战争时期的柳州日报》,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工作者在柳州日报社的斗争往事,其中有一点记忆碎片,透露了当时有七对记者夫妻的信息。

由于年代已久,对前辈们革命事迹记载不多,对他们的爱情、婚姻、家庭讲述语焉不详,许多事情只知其一,不知有二。这里,我所掌握的资料有限,遴选些许故事,算是一个新时代的记者对烽火岁月中的前辈无限的怀念和尊崇。

我隐约知道:他们没有花前月下、没有卿卿我我,只有志同道合、红心向党;没有儿女情长、缠绵悱恻,只有红色淬炼、生死不渝。但是,他们的爱情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他们用理想和信念织就的革命故事镌刻在龙城大地。

如我之辈的一些后来者应该知道他们的名字:罗培元和吕冰、司马文森和雷维音、钟远蕃和张素梅、覃显和谭艾平、谢文思和张白萍、黎佩言和潘洁馨、邓程章和于钿。

希望这些零碎的回忆文字,能够映衬红色记者伉俪的光辉形象,闪耀迷人的光芒。


罗培元和吕冰: 开拓担当 善作善成

抗日战争时期的《柳州日报》能够有如此大的成就和影响力,是和罗培元的担当作为分不开的,而罗培元能够来柳州干革命,是和他的陆川老乡林继茂分不开的。

翻阅罗培元(1917年至2007年)的履历,记载如下:广西陆川人,1938年7月在中山大学法学院读书,第二年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6月底被党派往柳州日报社,先后任编辑主任、总编辑、社长,在桂北从事抗日敌后武装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任广州市政协主席。

罗培元曾回柳州参加过相关会议,并撰文回忆。

2005年,他还写过一首诗,回忆他在桂北山区的战斗往事:“滔滔柳江水,长忆嘶马心。三濯尘沾足,元宝山下吟。”

1942年夏天,中山大学毕业的罗培元受组织派遣,通过老乡林继茂(时任柳州日报社社长、地下党员)到柳州日报社工作,随行的还有他的妻子吕冰,他们都是陆川老乡。

我从史料《地下党在柳州窑埠下村的活动情况》上了解到,罗培元和吕冰回柳州后,吕冰开始在龙城中学教书。1943年下半年,吕冰的父亲吕昭仁和母亲杨学柳从桂林搬到柳州窑埠定居。吕昭仁是黄埔一期毕业生,有进步思想,为共产党做过事。当时窑埠还住着三户陆川老乡,包括后来任柳州副市长的黎达愚在内。地下党组织分析决定,争取把窑埠建成我党活动的一个据点。

这个任务,就交给罗培元夫妇。

每个星期,罗培元夫妇都要回窑埠看望老人和孩子。利用这个机会,夫妻二人向两位老人和老乡们进行大量的思想工作。成为据点后,为地下党组织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1984年,柳州市委召开抗战时期《柳州日报》党史征集座谈会时,记者陈力智发言时说:《柳州日报》在抗战中的工作之所以出色,主要是罗培元同志立场坚定、有胆略、有才干。特别是罗培元同志处处以身作则,不搞特殊。那个时候生活非常困难,吕冰生孩子没有钱住院,罗培元也没有拿报社一分钱。真是两袖清风,心忧天下事。

吕冰自己写文章回忆说,她1944年8月至1945年9月在柳州日报社工作,任罗城县黄金分销社负责人。党组织交给她一个任务,要在黄金建一个据点。当时,她一个人也不认识,就从和当地妇女一起做鞋子、缝衣服开始,和她们谈心,认同乡、认老庚、认姊妹,把群众发动起来。当地有一个土匪头子叫何起华,派小老婆来打听情况。吕冰她们就做来人的工作,并通过来人做好了那个土匪头子的工作。后来,吕冰还组织“十姊妹”,为抗日筹粮、搞运输、做军鞋。妇女组织从10多个人发展到70多人。

吕冰生平不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过广州市工交基建干校的副书记、副校长。


司马文森和雷维音:为国无私 教女有方

罗培元在柳州沦陷后,一度陷于迷茫,当时,找不到党组织,想去桂北山区搞武装斗争,却没有路径,在四战区的地下党员左洪涛的指点下,找一个叫司马文森的人。无巧不成书,司马文森居然是《柳州日报》特派员(特约记者),并曾多年为报社供稿。

打开司马文森(1916年-1968年5月)的履历可以看到,他是我国著名作家。他出生在福建泉州,16岁参加革命,17岁入党。刻苦自学,勤于写作,从20多岁开始,陆续发表了大量很有影响的文学作品。

在抗战时期,他曾担任过《柳州日报》特派记者,系中共桂林文化支部负责人。

新中国成立后,司马文森先后出任我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

司马文森可以说是柳州女婿,因为其妻子雷维音不单是《柳州日报》记者,也是融水县人。他们的爱情有一见钟情的浪漫,更是一个青年人对文化人的仰慕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雷维音(1924年12月—2013年5月),原名雷懿翘,融水县人。年轻时怀抱满腔救国热情,投身于抗战宣传的洪流中。1938年10月,在一次偶遇中结识了作词家周钢鸣,后认识周钢鸣的好朋友司马文森,受到司马文森对革命理想、信仰的热忱感召,毅然投身革命事业。1941年7月1日,两人在柳州登记结为革命伉俪,风雨同舟,相濡以沫。

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撤退,《救亡日报》被封闭,司马文森奉命坚守桂林文化城,负责地下党文化系统的工作及桂林文协的工作。雷懿翘经党组织安排到《柳州日报》担任记者,以雷维音为笔名在《柳州日报》上发表多篇文章,后来就用作姓名。

1978年,雷维音到文化部对外司工作,被选为文化部第四次党代会代表。1982年12月离休。两位老人一生正直,忠诚于革命理想、信仰、事业和家庭,为我国的文化外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司马文森的六个女儿,秉承了他忠贞不屈、勇敢坚强、爱党爱国的精神品格,分别在翻译、新闻(女儿司马小萌原供职于《北京晚报》,中国新闻界著名记者)、统战、医学、海外华文教育及电影等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钟远蕃和张素梅:以笔为枪 针砭时弊

很多年以前,读过钟远蕃教授的经济文章,很受启发。但我当时不知道,他曾在柳州日报社工作过。他于1941年9月至1942年6月、1944年秋至1945年9月两次在报社工作,这本身就是一个谜。近日,打开他写的回忆文章,题目是《抗战时期的柳州日报》,终于解开了我的疑惑。

钟远蕃(1913年-2004年11月),广东省五华县人。1937年“七七事变”前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广东省文化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长,负责《新华南》的编辑工作。1941年后辗转到柳州、重庆、桂林,为当地报刊撰写政治、经济、时事论文。1961年冬调任暨南大学教授,研究世界经济,是我国资深的经济学专家。

1941年秋,应柳州地下党员李文浩的邀请,钟远蕃到柳州中学任教,改名钟天锡。并担任柳州日报社特约撰稿人,后兼任评论主任。每周为报社写一至两篇社论或专论。1942年6月,柳州中学校长周思宝借故捏造罪名把他免职。还有顽固分子散布流言,说他是“八字脚(中共地下党)”,因此,他撤离到桂林隐藏。1944年11月,桂林沦陷,钟远蕃和妻子张素梅等撤退到罗城县龙岸,再一次参加柳州日报社的工作。他主要在和睦编辑油印报纸出版,并写社论。当时,油印报纸非常受群众的欢迎。1945年9月,他从罗城出发,千辛万苦到了重庆。

张素梅有一个谈话记录,讲述她在柳州的故事。1941年8月,她到了柳州,住在柳州中学校园里。工作是柳州日报社的副刊助理编辑。夫妻两人爱的结晶——第一个女孩是在柳州出生的。孩子出生后,他们就搬到河南片的马鞍山下的报社宿舍里去住。因为工作忙,还找了一个保姆帮助带孩子。因为形势变化,钟远蕃于某天的大清早撤离到桂林,她则是那天晚上撤离的。新中国成立后,张素梅在广州中山大学外语系工作。


覃显和谭艾平:不断隐蔽 为党工作

翻开一份尘封的档案可以看到:覃显原名覃建英,号立彬,象州县人,生于1920年10月。1938年10月参加广西学生军,194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6月从学生军转到广西合作人员训练班学习,10月进入柳江县政府合作指导室工作;1943年9月在柳江县里雍小学建立党的工作据点;1944年任雒容县政府合作指导室主任;1945年至1947年先后在柳州日报社、柳江县中学工作;1946年与熊元清、胡习恒共同负责中共柳州县委的领导工作,分管宣传;1978年6月至1984年12月任广西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等职。1984年12月离休。

史载,1945年1月至1946年初,覃显在《柳州日报》工作,担任资料室主任。他的回忆文章《悠悠柳江水 耿耿赤子心》,记录了他在柳州参加革命工作的点点滴滴。文章多次提到一个叫谭艾平的人,并没有点明是他的妻子。

文章中说,他在柳州曾三次变换公开职业。1941年10月,党组织把他和六位中共党员派到柳江县政府合作指导室工作,还有三个培养对象,其中有一个叫谭艾平。在柳州初期的合作社业务中,地下党组织把柳江县分成五个片,合作指导员分为五个组,其中有四个组都有一至两名地下党员。覃显在里雍组,谭艾平在六道组。1944年8月,国民党省政府调覃显到雒容县工作,党组织也希望他去开辟新的工作据点。经党组织同意,把柳州地下党员谭艾平(1942年入党)调到雒容县协助工作。谭艾平侧重到各乡了解过去办社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针对国民党县长以下各科室主要人员、各乡乡长等实权人物,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分清联合、争取、孤立、打击的对象,更好地开展党的工作。

1944年11月,桂林沦陷。覃显立即派谭艾平回柳州向党组织请示,他在雒容观察局势。谭艾平走后不久的一天黎明,鹿寨方向传来枪炮声,雒容的国民党军政机关立即望风而逃。因为等不到上级指示,覃显决定向罗城县龙岸前进。在龙岸,找到地下党员岑友鲲,后认识了罗培元,就这样到了《柳州日报》工作。覃显的部分工作是帮助油印报纸。当时物质条件极端困难,他晚上在桐油灯下连续奋战,有时通宵达旦工作,虽然满脸熏得乌黑,但心情十分愉快。坚持办报,传递抗日声音,群众把《柳州日报》看作“黑暗里的一盏明灯”。

1945年11月,谭艾平从外地回来,党组织决定由覃显介绍到柳州日报社从事校对工作。谭艾平的组织联系人由岑友鲲负责。

1946年初,罗培元告诉覃显说,形势严峻,非撤不可,要求覃显撤离。这样,覃显到柳江国中当老师。

实际上,为了保护党员不暴露,有一段时间,党组织安排谭艾平到融县隐蔽,直到安全后才回柳州。从覃显的回忆文章中,没有看到他们夫妻的任何个人私事,聚少离多,全部是党的工作。若是两情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谢文思和张白萍、黎佩言和潘洁馨、邓程章和于钿

这三对革命伴侣,因我掌握的资料有限,只能简单呈现。

谢文思1941年7月至1942年3月在报社任经理、采访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省侨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张白萍1941年7月至1942年5月在报社任资料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省侨办副处长。

黎佩言1944年至1946年6月在报社任总务,潘洁馨有工作日记选载,记录时间从1944年12月至1945年8月。其他不详。

邓程章1945年1月至1945年9月任《柳州日报》柳城分社大埔办事处负责人,新中国成立后任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钿1945年3月至1945年9月任柳城分社大埔办事处工作人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党支部书记。

写到此,读到唐宋八大家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是呵,我们的地下工作者,为了革命需要,四处奔波,传播革命火种,开展革命斗争。此身长在情长在,没有昨日的难忘,就没有今天的美好。

爱情是生命的乐曲,更是家国情怀的篇章。生命之旅,行走的不仅仅是道路和方向,更是岁月的磨炼和不朽的厚地高天。 (本文配图均为资料照片)



主办单位:柳州市档案信息网

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号(市委大院内)

电话:0772-2826726

桂ICP备05000415号 桂公安网备 45020502000016号